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昌化县志

昌化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民国陈培珽、曾国霖等修,许昌言等纂。曾国霖曾任民国昌化县知县,昌化志自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七修,此志为八修。其上距道光于尚龄志又九十余年。这期间,时代之变易,人材之继起,事物之变幻,年远事湮,往事陈迹,逐渐消失,培珽乃召集绅耆,开局修志。延许昌言为主纂,历数月而告竣。《昌化县志》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为十八卷,分为:卷一至二为舆图,卷三至四为建置,卷五为版籍,卷六为风俗,卷七为礼制,卷八为职官,卷九至十为选举,卷十一至十四为人物,卷十五为事类,卷十六至十八为艺文。此志则参考、节录旧志,新旧合一篇,大体相同,节录先代文献较多,不另立警察、学堂、自治等新条目,教育在学校一目里,毕业、议员在选举一目里。

①五卷。清方岱、璩之璨纂修。方岱,直隶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区)人,吏员,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知县。璩之璨,河南孟县人,举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任知县。此志为方岱修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其按图而稽其籍,究源而穷其委,事可据者志之,事无可凭者略之,理可信者志之,理可疑者阙之。三十年(1691)县令璩之粲补刊,重修昌化县志序。《昌化县志》康熙三十年刻本。全书共五卷,内容为:卷一舆图,卷二都图、赋役、户口附,卷三物产、古迹、桥渡、圩市、亭坊、兵防、原黎、平乱,卷四秩官、附武职、附游宦、乡绅,卷五艺文,共二十四门。其中赋役门记载当时昌化山川荒凉,无田而税,民不聊生,较其他方志更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赋税情况,为珍贵的资料。有1963年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油印本刊行于世。② 十一卷首一卷。清李有益纂修。李有益,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任知县。昌化,旧志创修于康熙二十六(1687)年方岱,告成于三十年(1691)璩之粲,此后未曾续修县志,二百多年来史事,淹没而弗彰,光绪二十三年(1897)知县李有益倡续纂修,命邑绅勤加采访,各抒见闻,缮写成帙,疑者厥之,信者录之,而后辅以府志,编附《璩志》之末,志成。《昌化县志》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全书十一卷首一卷,卷首有图序,内容为舆地志、建置志、经政志、职官志、人物志、杂志、纪事七门。此志以前志为底本,增补康熙以后史事,志中收陶元淳《浮粮考》,是对前志浮粮资料的进一步补充。

猜你喜欢

  • 读商君书札记

    一卷。清陶鸿庆(生卒年不详)撰。《读商君书杂记》是陶鸿庆《读诸子札记》中的第十三种书。在该书中陶鸿庆纠正了《商子》一书中的一些错误,看法独到可信。但有时也转引一些他人论述,往往陷于一己之见。《续四库全

  • 二程语录

    十八卷。清张伯行(见《道统录》)编。初,朱熹曾辑《程氏遗书》二十五篇,皆程氏门人记其见闻答问之词。又取诸集录为《程氏外书》十二篇。又附录一卷,为行状墓志之类,凡八篇。是书篇目次第,悉依朱熹原本,而稍加

  • 浙东纪略

    一卷。明末清初人徐芳烈撰。徐芳烈,字涵之,浙江萧山人,选贡出身,鲁王时曾官中书舍人,生卒年月及事迹未详。《浙东纪略》记乙酉年(1645年)清兵破金陵,弘光出走,浙东抗清一年间情事。是时清尚未能统一江南

  • 麟史称准

    四卷。清黄炳垕撰。炳垕字蔚亭,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同治庚午(1870)举人。精研天文历算,著有《五纬捷算》、《交食捷算》、《测地志要》及《诵芬诗略》、《黄氏家录续录》、《黄忠端公年谱》、《黄梨洲先生

  • 说文提要

    一卷。清陈建侯(生卒年不详)撰。建侯字仲耦,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咸丰乙卯(1855年)举人,官至湖北武昌府知府。是书取《说文》部首五百四十字,摘录字义,附以音考。首尾次第,一依许书。间有一字录数义

  • 汤液本草

    三卷。元王好古(详见《医垒元戎》)撰。书名“汤液”取其《汉志》中“汤液经方”之义。王氏取本草及张仲景、成无已、张洁古、李东垣之书,间附己意,于南宋嘉熙二年(1238)辑成此书。上卷为药性总论部分,选录

  • 经史百家杂钞

    二十六卷。清曾国藩(1811-1872)编。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礼部右侍郎等职。咸丰、同治间先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一生标榜程朱理学,

  • 六典条例

    十卷。朝鲜洪钟辑。洪钟,题衔为资宪大夫南绫君。朝鲜国王一向注重文献的编纂、整理,他觉得《大典》、《会通》等书叙事过简且有遗漏,于是命洪钟将六官诸司衙门典籍予以整理、汇集,编为一部书,命名为《六典条例》

  • 萧茂挺文集

    一卷。唐萧颖士(717-768)撰。萧颖士字茂挺,唐代散文家、诗人。兰陵(今山东苍山)人。四岁知为文,十岁补太学生。通百家谱系及书籀学。开元二十三年(735)十九岁时进士及第,对策为第一。曾任金坛尉,

  • 松泉集

    四十六卷。清汪由敦(1692-1758)撰。汪由敦,字师茗,号谨堂,原籍休宁(今属安徽)人。居于钱塘(今浙江杭州)。雍正二年(1724)进士。乾隆时累官至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卒谥文端。他善书法,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