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正旨

春秋正旨

一卷。高拱(1512-1578)撰。高拱字肃卿,新郑(今属河南)人,明代政治家。嘉靖进士,累官文渊阁大学士。徐阶引入内阁,负气专横,为舆论所迫,乞归。隆庆时复入阁,官至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益专横。万历时为张居正所排挤,居家数年而卒,有《高文襄公集》。高拱认为,宋以来说《春秋》者穿凿附会,欲尊孔子而不知如何尊,欲明书法而不知如何明,乃为此书,以订诸儒之谬。其书内容有七:一是论《春秋》之作在于明天子之义,不是孔子以天子赏罚之权自居;二是论孔子必不敢妄改周正朔而用夏时;三是论孔子之所以托鲁史而修《春秋》,是因为鲁尚存周礼,不是因鲁为周公之后而托之;四是论王不称天是偶然异文,滕侯称子则是为当时周王所黜,孔子绝不会贬削天子降封诸侯;五是论齐人归郓欢龟阴田不是圣人自书其功;只是论《春秋》作于孔子卒之前一年,即哀公十四年,当年恰遇获麟,获麟与《春秋》经之作无关;七是论说经以《左传》为长,《胡传》有激而作,其余诸家之纷争皆是由于误解《孟子》“天子事”一语。现存明万历《高文襄公集》本,清嘉庆《墨海金壶》本、宋山阁刻本。

猜你喜欢

  • 仓颉训诂

    一卷。汉杜林(?-47)撰。清马国翰辑。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今陕西咸阳西)人。杜邺之子,历位列卿,官至大司空。长于文字之学,著有《仓颉训诂》等。是书《汉书·艺文志》作《仓颉故》,《隋书·经籍志》云“

  • 少室山房笔丛

    正集 三十二卷、续集十六卷。明胡应麟(1551-1602)撰。胡应麟,字元端,后更字明瑞,号石羊生,又号少室山人,兰溪(今属浙江)人。万历四年举人,后久试进士不第,遂筑室山中,以读书著述为业。因附王世

  • 云南山川志

    一卷。明杨慎撰。杨慎,以争大礼撼门大哭。下诏狱廷杖。嗣复纠众伏哭。乃再杖于廷。谪戍云南永昌卫。后归蜀,时亦居云南。著有《丹铅余录》等。《云南山川志》函海本,共一卷。其所志山川大都在云南府城附近,如金马

  • 黄静山集

    十二卷。清黄永年(1699-1751)撰。黄永年,字静山,号松甫,江西广昌人。乾隆元年(1736)巡抚常安举博学鸿词,同年成进士,不预试,授刑部主事,疑狱多有平反,累官常州知府,为政宽而有礼。是集凡十

  • 忠贞录

    三卷,附录一卷。明李维樾(生卒不详)、林增志(生卒不详)合撰。李维樾,字荫昌,林增志,字可任,二人皆吉州安福(今属江西省)人。生平事迹不详。《忠贞录》为记其同里卓敬事而编。卓敬,字惟恭,瑞安(今浙江省

  • 汉学师承记

    八卷,附经师经义目录一卷。清江藩撰。江氏有《隶经文》《续隶经文》。此书初成,龚自珍就认为其汉学名目有十不安(见《定盦文集补编·与江子屏书》)。龚谓,读书者,实事求是,千古同之。此虽汉人语,非汉人所能专

  • 读史订疑

    一卷。明王世懋(详见《经子臆解》条)撰。此书乃是王世懋考证之文。书虽以《读史订疑》为名,而所言未必皆为史事。事实上,此书内容涉及考证方志、杂史、农家类事诸方面,应属笔记之流。如“鸿胪涧昆山龙鱼水”条,

  • 禹城县乡土志

    不分卷。清王汝汉修,张青莲纂。王汝汉,广州人,光绪末年任禹城县知县。张青莲,邑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奉饬各县邑,编纂乡土志。以备初级科之用,前任知县,更调频繁,未遑措意,而限期已迫。王汝汉乃择

  • 严氏济生方

    见《济生方》。

  • 开平县志

    二十四卷。清陈还修,陈阿平纂。陈还,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四十年(1701)任开平知县。康熙十二年(1673),县令薛璧与邑人甄芑等,始修县志,草创未备,未能成书。二十七年(1688)特诏修《一统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