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正辞

春秋正辞

十一卷。清庄存与(详见《八卦观象解》)撰。存与是清代著名今文经学家,常州学派的创始人。兼通五经,各有论述,尤长于《春秋》学。先前元代学者赵汸传《春秋》之学,认为《春秋》教有其法,即所谓属辞比事,因此以经传反复印证,著《春秋属辞》十五卷。庄存与读赵汸之书,概括其中的条目,发挥其中的经义,撰成《春秋正辞》一书。共九篇:《正奉天辞》第一,《正天子辞》第二,《正内辞》第三,《正二伯辞》第四,《正诸夏辞》第五,《正外辞》第六,《正禁暴辞》第七,《正诛乱辞》第八,《正传疑辞》第九。每篇一卷,其中《正内辞》为三卷,《正传疑辞》只有阙文一则。每卷前都有详论,然后另分子目。举《春秋》经文为纲,纲下各有小论。大体上采用《公羊传》及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并参考《左传》、《穀梁传》及群儒之说。书后附录为《春秋举例》,共十条,则摘录《公羊传》文为纲,进行论述;又有《春秋要指》,共十一条,即全书的概要、体例。该书主旨在于通经致用,阐述成败得失,故不甚讲求名物训诂,专求《春秋》中的微言大义。《春秋正辞》对清代今文经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庄氏门人邵晋涵、孔广森、侄庄述祖以及刘逢禄、宋翔凤都受其影响,表彰《公羊传》,发挥庄氏的学术观点,形成一个阵容强大的常州学派。该书收入《味经斋遗书》(道光本、光绪本)及《皇清经解》中。

猜你喜欢

  • 絮香吟馆小草

    一卷。清嵩龄文撰。嵩龄文,生卒年不详,字竹友,库雅勒氏,满洲旗人,为乌佳氏侍卫忠善亭之妻,清代文学家。“生有夙慧,博通坟典,尤工于诗”。早寡。其诗《晓枕书感》云:“初回蝶梦远钟鸣,微白窗棂月尚明。起舞

  • 唐宋白孔六帖

    见《白孔六帖》。

  • 医闾集

    九卷。明贺钦(1437-1510)撰。贺钦字克恭、别号医闾,其先人为浙江定海人,以戍籍隶辽东义州卫。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寻告病归。弘治初(1488)起陕西参议,檄未至而母殁,乃上疏

  • 曹氏墨林

    二卷。清曹素功撰。曹素功,字圣臣。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岁贡生,善于制墨。曹氏所制墨品有紫玉光、天琛、苍龙珠、天瑞、豹囊、丛赏、青麟髓、千秋光、笔花、岱雪、寥天一、薇露、浣香玉、五珏文、露

  • 孟子外书集证

    五卷。清施彦士(1775-1835)撰。彦士字朴齐,江苏崇明(今上海崇明)人。著有《求己堂》、《海运图记》、《春秋日食考》等。《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都不载《孟子外书》。《

  • 岭南名胜记

    十三卷。清陈兰芝撰。陈兰芝,字拂霞。广东香山人。《岭南名胜记》清刻本。共十三卷。首白云山记,次海珠记,次灵洲山记,次崖山记,次南海庙志,次浮邱山记,次西樵山记,次海幢志,次澳门记,次石门记,次飞来寺记

  • 李氏音鉴

    六卷。清李汝珍撰。汝珍(1763-1830或1828)字松石,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曾官河南县丞。师事凌廷堪,论文之暇兼及音韵杂艺。晚年困乏,所作《镜花缘》著称于文学界。是书初刊于嘉庆十五年(

  • 节品出典

    五卷。王复礼撰。王复礼,清康熙年间钱塘人。《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综录》均未著录其书。据《贩书偶记》时令类,称此书为“钱塘王复礼撰、无刻书朝代,约康熙壬午(1702)杭城尊行斋刊。”

  • 仪郑堂骈俪文

    三卷。清孔广森(1752-1786)撰。孔广森,曲阜(今属山东省)人。字众仲,一字撝约,号轩。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曾官检讨。以孔子六十八代孙,袭封衍圣公。少曾受业于戴震、姚鼐,专攻经史小学,

  • 东洲草堂诗钞

    二十七卷。诗余一卷。清何绍基(1799-1873)撰。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一作猿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少承家学,嗜读博闻,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人,次年举进士,选庶吉士。后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