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比辨

春秋比辨

不分卷。清章谦存(详见《尚书周诰考辨》)撰。谦存撰有《强恕斋经剩》、《强恕斋文剩》、《强恕斋诗剩》、《强怒斋笔剩》等,《春秋比辨》即《强恕斋经剩》中的一种。该书撰成于道光八年(1828),厘为三篇即《春秋妾母称夫人比辨》、《鲁庄民雠比辨》、《卿大夫称字比辨》。大抵都是标举事例,类聚经文,进行考辨。持论折衷三传,断以己意,攻驳旧说,往往言之成理。该书收入作者所撰《强恕斋四剩稿·经剩》中,有清道光十年(1830)刊本。

猜你喜欢

  • 璧水群英待问会元选要

    八十二卷。宋刘达可编,元华亭沈子淮选,宁州查仲孺、吴江徐珩批点。皆不知其生平事略。其书为太学诸生答策而编。所以名曰“璧水群英待问”。全书分十六门。每门之外分二例。一曰名流举业。又分为立意发端、稽古伟议

  • 石经尚书

    一卷。清马国翰辑。国翰字竹吾,历城(今山东历城县)人,道光进士。所辑的《石经尚书》取自洪适的《隶释》,计《盘庚》三篇一百七十二字;《牧誓》二十四字;《高宗肜日》十五字;《洪范》一百零八字;《多士》四十

  • 陆氏虞初志

    八卷。明陆氏撰,旧本题《陆氏虞初志》,不著其名,原《虞初志》七卷。按首卷中《续齐谐记》有自跋,称得于外舅都公家,所以人们怀疑此书是都穆之婿陆子元(采)所作。这部书都是抄合诸家小说写成,记叙神异之事为多

  • 古书疑义举例

    七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浙江德清(今属浙江省北部)人。道光进士,官至河南学政。晚清著名学者,著有《上海县志》、《春在堂全书》、《镇海县志》、《射雕馆集》、《群经平议》等书。此

  • 捧月楼绮语

    八卷。清袁通(生卒年不详,当为乾、嘉间人)撰。袁通字兰村,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袁枚之子。工填词,辑有《饮水词抄》,著有《捧月楼词》。袁枚以诗古文,雄踞一代,独生平未尝为词。袁通甚好填词,故以其余力,

  • 续修馆陶县志

    十一卷。民国王华安、丁世恭修,刘清如纂。王华安,河南杞县人。民国二十五年(1936)任馆陶县长。丁世恭,山东平阴人。民国二十年(1931)任馆陶县长。刘如清,清贡生。曾任山东临邑县知事,郓城、临邑等县

  • 栋峰遗稿

    二卷。明曾梧撰。曾梧,字于易,江西广昌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至常州府知府。该集文冠以应诏疏,反复申明合祀天地之说。有文一卷,诗一卷。初刻于嘉靖年间,后毁于火。天启辛酉(162

  • 晚香堂苏帖

    ① 二十八卷。明陈继儒辑。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一字眉公,号糜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工诗文,书法取自苏轼、米芾等,与同郡之董其昌齐名。陈氏著述颇富,除《晚香堂帖》之外,还有《皇明书

  • 释名

    八卷。东汉刘熙撰。《隋书·经籍志》载《释名》八卷,注:“刘熙撰。”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载《释名》,注曰:“汉征士北海刘熙成国撰。”《隋书·经籍志》于《大戴礼记》下注云:“梁有《谥法》三卷。后汉安

  • 增辑清平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陈钜前、傅秉鉴修,张敬承纂。陈钜前,福建闽侯(今属福州)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清平知县,宣统二年(1910)复任。傅秉鉴字蘅唐,邑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