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曹县志

曹县志

①十八卷。清朱琦修,蓝庚生纂,朱琦,江苏松江(今上海)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任曹县知县。蓝庚生,邑人,县丞。曹县邑乘创于明弘治时县令邹鲁,二修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县令隆文良,三修于万历十六年(1588)县令钱达直,四修于崇祯十二年(1639)县令郭万象,五修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县令门可荣。及朱琦任县令时,邑志自门可荣纂修后。,尚不及二十年,然兖州张守因纂辑府属诸邑志,命朱琦续修。朱乃开志局,延士绅,取旧志为之续修。终成是志。《曹县志》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共十八卷,分为十五门:曰疆域志、曰建置志、曰赋役志、曰物产志、曰学校志、曰祠祀志、曰河防志、曰王侯志、曰官职志、曰名宦志、曰选举志、曰人物志、目纶音志、曰艺文志、曰杂稽志。下分子目一百一十。兹篇是奉命纂辑,距前志修成仅十余年,故实所补无多。体例亦全袭旧志。每卷前有韵语一段为缘起,实无必要。此志尚有康熙五十五年(1716)郭道生增补刻本。②十八卷,首一卷。清陈嗣良修,孟广来等纂。陈嗣良字颂萱,浙江秀水人,监生。光绪九年(1883)任曹县知县。陈嗣良任县令后,以邑志自康熙时两次重修后,即未再续修,而嘉庆十八年(1813)至咸丰八年(1858),曹县两遭兵乱,旧志多毁,文献亦散失,恐再不修邑乘,后更难辑。遂集邑绅协商,设局纂辑,并搜寻故闻,广查旧籍,次年而成是志。《曹县志》光绪十年(1884)刻本。兹篇虽谓重修,实乃承袭前志,无所损益,仅增续近事若干而已。旧志之舛误,亦因袭之以误传误。如以学宫附于建置等,皆未为之改正。综观全书,实无大价值可言。此志尚有民国间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大业拾遗记

    二卷。旧题唐颜师古撰,实则伪托。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说:“本文与跋,词意荒率,似一手所为,而托之师古,其术与葛洪之《西京杂记》,谓抄自刘歆之《汉书》遗稿者正等。然才识远逊,故罅漏殊多,不待吹求

  • 事物考

    八卷。明付岩(生卒年不详)撰。付岩字野清,义乌(今浙江金华)人。崇祯七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本书在高承《事特纪原》的基础上,稍加增益。增加了明代的地名、官制、礼仪等编辑成书。书中疏漏之处甚多。如舆地言

  • 五经然否论

    ① 一卷。谯周(201-270)撰。王谟(详见辑《圣证论》条)辑。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今属四川阆中西南)人,经学家谯之子,三国时蜀汉经学家。据《三国志·蜀志》记载:“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

  • 诗经存固

    八卷。明叶朝荣撰。朝荣字良时,福清(今属福建省)人,生卒年不详。隆庆元年(1567)进士,授九江府(今属江西省)通判,官至养利(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知州。著有《芝堂遗草》七卷,及《诗经存固》传于世

  • 湘芗漫录

    四卷,后附《易经集说》一卷。清查彬著。彬字伯野,安徽泾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在皖、豫间做官三十年。此书主要是阐发《易》《诗》《书》及《三礼》的义理,而对《易》用力最勤。用六十四卦参证经史,不章解句释,

  • 任子道德论

    见《任子道论》。

  • 开县志

    二十七卷首一卷,清朱肇奎修,陈昆纂。朱肇奎,曾任开县知县。陈昆,字友松,邑人,进士,曾任永清知县。《开县志》咸丰三年(1853)刻本,共二十七卷首一卷,卷首为凡例、纂修姓氏、图考。正文分为:卷一至卷十

  • 诚斋新录

    一卷。明朱有燉(1379-1439)撰。朱有燉,号诚斋,又号锦窠老人,全阳翁。生平事迹详见《诚斋录》(辞目)。《诚斋新录》为诗文别集。集中古今体诗、散文杂编,前后无序跋。名曰《新录》,是为晚年之作。其

  • 博野县志

    ①四卷。清王国泰修,刘声等纂,韩维基续纂。王国泰,字开先,辽东益州人,曾任博野县知县。韩维基,字只君,山东淄川人,曾任博野县知县。《博野县志》康熙十五年(1676)刻本,共四卷。卷一,疆域、沿革、星野

  • 云左山房诗钞

    八卷。《诗余》一卷。清林则徐(1785-1850)撰。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十六年进士,官两广总督。曾与龚自珍、魏源等同倡经世之学。是鸦片战争时禁烟派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