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月令明义

月令明义

四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道周字幼玄,螭若、细遵,号石斋,又螭,福建漳浦人。天启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即以终养归。崇祯初年官为右中台,因上疏救钱龙锡而降调。又上疏语刺大学士周延儒、温体仁而斥革为民。后起为少詹事。道周性严冷方刚,不合流俗,官僚多畏忌之。后又上疏弹劾阁臣杨嗣昌而谪戍辰州,后以病告归。南明福王时官礼部尚书。唐王立,任为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率师至婺源抗击清军,兵败被执至江宁(今江苏南京),不屈而死。道周学识渊博,贯通古今,通晓天文历数,工书善画,文章风节高天下。著有《易象正文》、《三易洞玑》、《洪范明义》、《孝经集传》、《石斋集》、《骈枝别集》等。崇祯十一年(1638),黄道周取《礼记》中《月令》、《儒行》、《缁良》、《坊记》、《表记》等五篇为之作注,进呈于上,此书为其中之一。其说以二至、二分、四立皆归于中央之土,为取则于《洛书》之中五,而五气于以分布。此为岁功所由成,政事所从出,故作《月令气候生合总图》。又以《月令》载昏旦中星,故又作《十二月中星图》,每图又详载中星距极远近度数,及寅泰、卯大壮等十二卦彖、象,以此为圣人敷治之原。每一月分为一章,其日星度则名列原本于前,而别列授时历新测于后。先儒论说,大抵只推求差分,而不追改经文,至唐玄宗时始黜《月令》旧文,甚而附益时事,名为《御删定月令》,改置于《礼记》第一篇,故《开成石经》于昏旦中星皆改从唐历,至宋景祐二年(1035),仍复旧本《月令》,而新本唐《月令》别行。黄道周仿唐制《月令》之例别立经文,附以己说,并杂采《易》象、《夏小正》、《逸周书》、《管子》、《国语》等书,测验天文,推以数学,参稽考证,于经文颇有阐发。有康熙中刊本、《石斋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泽农要录

    六卷。清吴邦庆(生卒年不详)撰。吴邦庆,字霄峰,直隶霸州(今河北霸县)人。官至河东河道总督。吴邦庆家乡地势低洼,积水很多,能够种植水稻。吴邦庆便辑录前人农书中有关种稻的论述,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写成

  • 清流摘镜

    六卷。明吴岳辑。吴岳号大樗山人,生卒年月及事迹不详。《清流摘镜》专记东林党人被难事迹,卷一为党祸根源,卷二为党祸发端,卷三为特旨处分,卷四为特疏纠弹,卷五为守正诸臣,卷六为建祠诸臣。是书著于崇祯元年(

  • 丧服经传袁氏注

    一卷。晋袁准撰,清马国翰辑。准生卒年不详,字孝尼,陈郡阳夏(今河南省东部)人。官至给事中。袁瓌从祖,《晋书》把《准传》附在《瓌传》后面。袁准忠信公正,不耻下问,性恬退,著书十余万言,论治世之务,以儒学

  • 四体合璧佛说四十二章经

    一卷。天竺梵文本后汉摩腾、竺法兰同译。四体指满文、蒙古文、藏文和汉文一经四体,故称“四体合璧”。乾隆四十六年(1781),帝敕依《明藏》本转译成满洲本,后又经嗄卜楚苏巴嘎等人译成藏文本,蓝占巴波罗觉等

  • 续修馆陶县志

    十一卷。民国王华安、丁世恭修,刘清如纂。王华安,河南杞县人。民国二十五年(1936)任馆陶县长。丁世恭,山东平阴人。民国二十年(1931)任馆陶县长。刘如清,清贡生。曾任山东临邑县知事,郓城、临邑等县

  • 纪闻类编

    四卷。明窦文照(生卒年不详)撰。窦文照,字子明,秀水(今浙江省秀水县)人。万历中官光禄寺典簿。此书共四卷,每卷分六类,大致属格言类书。书末有朱国祚跋,极称窦文照之孝行。内容无甚可采。

  • 权制

    八卷。陈澹然撰。澹然字静潭,安徽桐城人。据此书《序》知,其少孤失学,弱冠读《通鉴》,遂有志于中外方舆、政治之书。后来寓居金陵(今南京),专心研究天下山川形势,民俗政治,寻求济国济民之策。光绪十年(18

  • 龙溪语录

    八卷。明王畿撰。王畿生平详见《龙溪全集》(辞目)。此编虽名称语录,实际上是王畿的文集。共八卷。前有李贽序,称“龙溪集钞”,盖又经李贽所品定。应为王、李二人合以成此书。王畿受业于王守仁之门,虽从守仁良知

  • 岣嵝韵笺

    五卷。清旷敏本撰。敏本衡阳(今湖南衡阳县)人,以所居近衡山,而衡山古岣嵝山也,故自名岣嵝主。所著尚有《岣嵝杂著》、《岣嵝韵语》等,汇为《岣嵝丛书》。是书首载《论例》、《转例》,次依今韵部目分隶韵字,依

  • 经义知新记

    一卷。清汪中(1744一1794)撰。汪中字容甫,江苏江都(今扬州市)人,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诸生。七岁而孤,家贫不能上学,母亲邹氏授以小学、四子书。稍长,入书店当学徒,因此遍读经史百家,于是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