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杂祭法

杂祭法

一卷。晋卢谌(285-351)撰,清马国翰辑。卢谌,字子谅,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官至司空从事中郎。《晋书》无传,附见《刘琨撰传》中。《文选》注引徐广《晋纪》云,“显宗征为散骑常侍”。所著《杂祭法》六卷,《隋书·经籍志》礼类注载其目,云其书梁时尚存而隋时已亡;《唐书·艺文志》史部仪注卷六十一家,复以六卷著录,盖唐时搜罗得之也。今佚。惟《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初学记》、《太平御览》等书引之,马国翰因据辑录;并仍《隋志》之旧,列入礼类。其书记载祭品,以类诠次,可与《周官》笾人、醢人诸职,参稽古今之变,亦考典礼者所宜会通也。是书有玉函山房辑本。

猜你喜欢

  • 书经问答

    八卷。清胡嗣运撰。胡嗣运字鹏南,安徽绩溪人,副贡生。此书设为问答,对于《尚书》要义,颇有所阐发。比如胡嗣运认为“四岳”是一个人,并举“三老”也是一个人为例证。《尚书》中的“四罪”,不是《左传》中的“四

  • 卢升之集

    七卷。唐卢照邻(634?-686?)撰。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北京大兴)人。自幼笃志于学,十岁从于文字学大师曹宪、王义方学《埤苍》、《尔雅》。博学多才,善为辞章。曾调邓王府典签,转新

  • 夏忠靖遗事

    一卷。明夏崇文撰。夏崇文字廷章,湘阴(今属湖南人),生卒不详。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乃明臣夏原吉之孙。夏原吉,字惟哲,历洪武至宣德(1368-1435)五世,累官至户部尚书

  • 称谓考辨

    一卷。清周象明撰。周象明(1634-1691)字韦庵,号悬著,太仓(今属江苏)人。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不仕,授徒以终。尚著《七经同异考》、《性理发微》、《事迹考辨》。是编辑录称谓之辞,一一考证

  • 心史

    七卷。宋郑思肖(1241-1318)撰。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木穴国人、三外野人,连江(今福建)人。曾以太学生应博学鸿词试,宋亡后,隐居苏州,自称“三外野人”。善画兰梅,多露根,或写无根兰,都不画地坡

  • 关尹子

    一卷。旧题周尹喜(生卒年不详)撰。尹喜,传说为周大夫,姓尹名喜,字公度,一说字公文。号关尹子或关令子。居终南山,结草为楼观(含观星望气之意)。老子于此为尹喜赐号,称文始先生。尹喜善内学星宿,遇老子后,

  • 北轩笔记

    一卷。元陈世隆(生卒年不详)撰。陈世隆字彦高,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末书贩陈思之从孙,元顺帝至正(1341-1368)中,馆于嘉兴陶氏,兵起以后,死亡。学问渊博,精通经史百家,尤工诗文。所著诗文,明

  • 颍上风物记

    三卷。清高泽生纂。高泽生,字孔霖,清初颍上人。泽生少有文名,为诸生,县令常翼圣重其人,资之以入国学,卒不第。乃南游吴越,逾岭南,归以著书娱老。为文有法度。著述除此书外,尚有《南游日记》四卷。据道光六年

  • 魏稼孙全集

    无卷数。清魏锡曾(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撰。魏锡曾字稼孙,仁和(今杭州市杭县)人。是书凡四种:《绩雨堂碑录》、《绩雨堂题跋》、《绩雨堂诗存》、《绩雨堂文存》。《碑录》数百篇,包括:隋、唐等各朝碑录,按

  • 卫生简易方

    见《卫生易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