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诫
一卷。明方孝孺(1357-1402)撰。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正学,宁海(今浙江省宁海县)人,宋濂弟子,以文章、理学著名。建文中,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改文学博士。燕王篡位后,以不肯起草登极诏书被杀,凡被灭十族,死者达八百七十余人。著有《逊志斋集》。《杂诫》分三十八章,所言皆立身行己之道,切近日用。是书已编入《逊志斋集》第一卷,此本乃弘治十四年(1501)蜀人邹鲁摘出别行本。《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一卷。明方孝孺(1357-1402)撰。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正学,宁海(今浙江省宁海县)人,宋濂弟子,以文章、理学著名。建文中,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改文学博士。燕王篡位后,以不肯起草登极诏书被杀,凡被灭十族,死者达八百七十余人。著有《逊志斋集》。《杂诫》分三十八章,所言皆立身行己之道,切近日用。是书已编入《逊志斋集》第一卷,此本乃弘治十四年(1501)蜀人邹鲁摘出别行本。《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十二卷。《后集》十二卷。前集十二卷系元傅习采集,孙存吾为之编次;后集十二卷,系孙存吾所续辑。傅习,字说卿,江西清江人。生卒年不详。孙存吾,字如山,庐陵(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曾为儒学正。前集首列刘
四册。佚名。明崇祯初年抄本。是册不著编者,所录皆明万历以前南直隶各邑志。首册所录为上元县志版籍、田赋各条,后三册所录为各邑田赋、水利及有关减轻徭治水之条议。明代江苏各志存者寥若晨星,此册虽非全书,然此
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此书采古人成语,自吕献可以下共十六条,联缀成编,以为读书之法。此书命名之意,盖欲拟浮屠氏之十六观经也。书末有自跋,其中云:写前观毕,梦有老人自称断轮翁等等。可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齐德五修,舒其锦纂。齐德五,介休人,曾任溆浦县知县。舒其锦,邑人,曾任保靖县训导。考淑浦置县始于汉代,初名义陵,新莽时一度更名建平,旋复旧,至唐武德初改为溆浦,迄无更易。溆浦至康熙
十七卷。清张进 修,屈大均纂。张进,宣府前卫(河北宣化)人,监生,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县。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又字介子,广东番禺人,能诗善画兰,著有《翁山诗外》、《文外》、《易
十八卷,清何鄂联修,洪符孙纂。何鄂联,字棣土,福建侯官(今福州市闽侯县)籍。安徽和县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道光四年(1824)来任。洪符孙详见《禹州志》。何鄂联到任后,热心修志,其在该书序
二卷。清张鹏翼(1633-1715)撰。张鹏翼,字蜚子,晚号警庵,福建连城人。贡生,幼好学,塾师教以作文取科第,学益进,平居自治严整,锐志学问。集中诗文皆以讲学为宗,体格多近于语录。该书《四库全书总目
一卷。三国吴陈融(生卒年不详)撰。陈融,陈国人,官豫章太守。《隋书·经籍志》称《陈子要言》十四卷,已亡佚。仅《太平御览》中存有《陈子要言》两节,清马国翰辑此两节附考,定为一卷。并将其收入《玉函山房辑佚
不著卷数。明周诗雅编撰。诗雅字廷吹、武进(今属江苏)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生卒年不详。该书摘录《南史》、《北史》二书中新奇纤佻之事。现存明崇祯五年(1632年)刻本。
五卷。清蔡首乾撰。首乾字逊含,福建漳浦人,乾隆诸生。其伯祖鼎曾著有《易蔡》,祖父惕园亦通易理,家学深厚。此书以阐象为主,方法有正对,有反对,有上下互,有总互,有移置上下等。于每卦卦画之下必注书上互某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