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李义山诗集

李义山诗集

三卷。唐李商隐(公元813-858)撰。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又作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诗人,官至县尉,秘书郎和工部郎中。因受牛僧孺,李德裕竞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文创作上却有很高的成就。他擅长写骈体四六文,其骈文瑰迈奇古,而多用典故,有“獭祭鱼”之称,与温庭筠齐名,称为“温李”。又以诗名重于当世,与杜牧并称“小李杜”。著有《李义山诗集》、《樊南甲集》、《乙集》、《玉溪生诗》、《杂纂》、《文》和《赋》各一卷,流于后世。《李义山诗集》又名《玉溪生诗》,为唐诗别集。李商隐的诗在唐代没有人为其结集,所以到唐末已散佚。到了宋初由扬亿刘子仪等孜孜求访,得二百八十二首,作《西昆唱酬集》。以后诗家遂有“西昆体”之称。其后钱若水又留意搜集得四百余首,再加北宋、南宋人补辑一百多首,现存诗六百余首。《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及《郡斋诗书志》、《直斋书录解题》诸书著录题名不一,又名《李义山诗》或者《玉溪生诗》,卷帙也不等,有三卷本、五卷本。通行本则为三卷。宋刊本今已不存,现存有手抄宋抄本三卷,宣统元年(1909)国光社影印。将《四库全书》所收为明刊本,三卷;又有毛晋汲古阁《八唐人集》本,三卷;清人席启寓辑《唐诗百名家全集》本,三卷。《四部丛刊》所收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毗陵蒋氏刻《中唐人集十二家》,本《李义山诗集》六卷。此外还有朝鲜刻本《李商隐诗集》十卷,补遗一卷,共二册,现存北京图书馆。李商隐诗注释,最早有刘克、张文亮二家注,均未流传。明清注家很多,有释道源注,其书已佚;朱鹤龄《李义山诗注》;程梦星《李义山诗集笔注》,有乾隆刻本;姚培谦《李义山诗集注》,有乾隆杉桂读书唐本;屈复《玉溪生诗意》,有乾隆艺古堂刻本;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樊南文集详注》等。各家笺注均附有年谱。叶葱奇撰成《李商隐诗集疏证》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刘子锴、余恕诚有结合各家研究成果的《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出版。

猜你喜欢

  • 海陵集

    二十三卷。《外集》一卷。宋周麟之(1118-1164)撰。周麟之,字茂振,海陵(今江苏泰州市)人,一说江宁(江苏南京)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为武进尉。绍兴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试,合格,除左修职

  • 重修昭化县志

    四十八卷,清张昭龄纂修。张昭龄,津门人,举人,曾任昭化县知县。昭化旧无志,康熙年间邑贡生吴包符创始纂辑。乾隆五十年(1785)邑令湖北李元谓包符不文,工于附会,更为考核,援陆稼书及康对山、范石湖、杨升

  • 安图县志

    十卷。民国刘建封修,吴亚元纂。刘建封,宣统元年(1909)任安图县知县。安图县,位于吉林延边朝鲜自治州西南部,松花江上游。刘建封莅任后,亲自查看了安图县山川、道路、土物、风俗及社会情况。适奉宪令,编修

  • 忠恕堂读经记

    二卷。近人赵赞元撰。赞元字襄丞,安徽凤阳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前面为总论。上卷是“修身”,“说四书”二十九篇;“说《毛诗》”九篇。下卷是“治人”,“说四书”三十三篇;“说《毛诗》”十八篇;“说《

  • 德庆州志

    十八卷,清宋锦、李麟洲纂修。宋锦,河南武陟人,雍正进士,乾隆十六年(1751)任知州。李麟洲,字虚中,浙江山阴人,乾隆举人。州志始修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前任知州宋锦,恐年久事湮,搜罗而编辑,未

  • 周颂口义

    三卷。清庄述祖(详见《毛诗考证》)撰。庄氏治经重在大义,述祖承其家学,卷中所称闻之世父,即谓庄存与也。开篇论“清庙”之诗曰:“《清庙》之诗所以立人道之极,故欲使在位者遍闻之,明乎清庙之诗,然后知文王之

  • 黄帝内经太素

    三十卷。隋杨上善(生卒年不详)撰。杨上善,约生于隋唐之际,通经史,尤擅老、庄之学,并精医学,曾于隋大业间任太医侍御,名望素著。杨上善将《素问》、《灵枢》全部拆散,再按性质重行分类编次,撰成《黄帝内经太

  • 吉金文录

    四卷。吴闿生集释。吴闿生,字北江,吴汝纶之子,安徽桐城人。吴氏善古文辞。书中辑集殷周彝器铭文共四百一十四编,附录汉唐以来镜铭四十四首,都为考释。吴氏虽非专精金石文字,然其中改订前人谬误,亦往往有可取者

  • 王延德使高昌记校注

    一卷。近代王国维撰。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901年留学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识渊博,对中国史料学、古文字,韵学、戏曲均有研究,参与《浙江续通志稿》编纂,撰

  • 胡子易演

    十八卷。明胡经撰。经号前岗,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事。该书用注疏本,移《乾·彖传》“大明终始”三句于“乃利贞”之下,说是《周易》原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