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枝江县志

枝江县志

①十卷,清周廷桂修,杨际春纂。周廷桂,字月枝,直隶东光县人,吏员,官枝江知县。枝江,秦以蜀江至此的分支为诸州,因以名县。宋元以前县志无考。明成化知县关忠创修,正德知县成斐续修,嘉靖知县柳华、董燧三修、四修,万历间知县周仕仲、钱奏勋二度重修,其书皆散佚。康熙间周廷桂知县事,适邑人李仲霄得万历旧志归故里,深幸典籍仅存,文献足征,乃延杨际春草创,杨骏发等参订,删繁补缺,志成于康熙九年(1670)。《枝江县志》康熙九年刻本。共十卷,分地理志、建置志、祠祀志、政教志、职官志、人物志、武备志、艺文志八类。前志星野之说本多附会,灾异之谈迹近迷信,此志以星野列于地理志内,灾祥附星野之后,以存周官九州分里察灾祥之理,以明地志以疆域为重之意,颇有见地。此志于流寓附职官志后,也具特识。此志体例详备,纲目清晰。唯武备志对于防移兵事,俱未载及,仅列千户百户两武职名,不免过于简略。② 十卷,清王世爵修,钟彝纂。王世爵,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人,官枝江知县。钟彝,字商贻,一字尚殷,浙江平湖县人。康熙五十二年举人,官黄安知县。县志自康熙九年(1670)周廷桂重修后,七十余年未经修葺。乾隆间王世爵知县事,有志绩续,适钟彝罢官来游,相与裒辑搜讨,历六月告成。《枝江县志》乾隆五年(1740)刻本。此志纲目大致依康熙旧志,除删武备一类,改政教为田赋,祠祀为祭祀外,将前志选举附于人物志。选举是国家的制度,人物乃一方典型,别立选举一项置于人物志前,用意甚当。前志立节孝传,此志广为列女一类,凡节孝贞烈者一并收入,又仿刘歆《西京杂记》例,增立杂志一类,将一县轶闻遗事汇编,其例善。但仙释、艺术不入人物入杂志,未妥。此志模仿嘉靖《江西通志》列奸宄一门、万历《广东通志》列罪犯、贪酷二门,以示讥贬而昭鉴戒。杂志类以猾令一目,殿诸篇末。③ 二十卷,首一卷,清谢丕绩修,熊文澜纂。熊文澜,字春颿,湖北松滋县人,官陕西长安等县知县。枝江县志自乾隆五年(1740)王世爵重修后,道光八年(1828)知县谢丕绩延邑人李辉光等,取旧志而增减,距三十余年后,查子庚任知县,询故老访遗迹,延熊文澜发凡起例,书成。《枝江县志》同治五年(1866)刻本。共二十卷,分地理、建置、秩祀、赋役、学校、职官、选举、人物、列女、杂志十类。此志立纲分目略同乾隆志。艺文首载邑人著述,其次有关一县掌故诗文,其例甚当,但不独备一纲,附学校志,也非通例,然引用各书俱注明出处,增补旧志,均载旧佚今补,采用范西湖《吴郡志》例。熊文澜历任陕西清县县令,莅事之余究心志乘,已十余年,故能综合诸书,补旧增新,辑成此志。

猜你喜欢

  • 弘山集

    四卷。明张后觉(1512-1578)撰。张后觉字志仁,号弘山,茌平县(今属山东省)人。张后觉生而聪慧,事亲孝。早岁,闻良知之说于县教谕颜某,遂精思力践,偕同志者讲习。已而徐樾以王守仁再传弟子来为参政,

  • 筠轩集

    十三卷。元唐元(1269-?)撰。唐元,字长孺。歙县(今属安徽)人。初以文学授平江路学录,后以徽州路学教授致仕卒。据朱文选所撰其行状,原有《敬堂杂著》、《思东杂著》、《吴门杂著》、《分阳杂著》、《金陵

  • 重修和顺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黄玉衡修,贾纂。黄玉衡字南亭,湖南善化县(今长沙)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宜兴县知县,三十一年(1766)调任和顺任知县。在任期刑清政简,训士惠农,颇得绅民称赞。贾字吉人,平州

  • 史裁

    二十六卷。明吴士奇撰。士奇字无奇,歙县(今属安徽省黄山市)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卿,生卒年不详。该书随意抄录史文,上自《春秋》,下迄《元史》,杂采旧论,间以己意。有陈邦瞻、吴勉学

  • 太虚轩稿

    一卷。明胡直(1517-1585)撰。胡直,字正甫,号庐山,江西泰和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历郎中,出为湖广佥事,迁四川参议,以病归。起湖广副使,迁广西参政、福建按察使。胡直为王守仁的再传弟

  • 周易参同契

    三卷。传说东汉魏伯阳(生卒年不详)撰。魏伯阳,一说名翱,字伯阳,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今浙江绍兴市东)人。据晋葛洪《神仙传》记载,魏伯阳本为高门贵家子弟,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不知。后与三个

  • 河南程氏全书

    六种,六十四卷。又名《二程全书》。宋程颢、程颐撰,宋朱熹辑。六种为《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卷附录一卷(朱熹编)、《河南程氏外书》十二卷(朱熹编)、《河南程氏文集》十二集遗文一卷附录一卷(十二卷中程颢四卷

  • 礼记补注

    四卷。清李调元(详见《易古文》条)撰。此书专补陈澔《集说》疏略,间更订讹误,并涉及郑注、孔疏。前有无年月《自序》,称“使由蒙训而入经术,用意甚盛,惜学力殊未逮也”。其中如以“大夫之箦为床栈”;“非簟涂

  • 论语释疑

    一卷。魏王弼(226-249)撰。清马国翰辑。弼字辅嗣,山阳(今河南焦作)人,魏著名思想家。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隋书·经籍志》有《论语释疑》三卷。马从皇侃《论语注

  • 苑洛集

    二十二卷。明韩邦奇(1479-1555)撰。韩邦奇字汝节,号苑洛,朝邑(今陕西大荔)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累官至吏部员外郎,南兵部尚书。曾因以疏论时政,多次被诬奏怨谤,逮系寺官,屡起屡罢。韩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