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楷法溯源

楷法溯源

十四卷。清杨存辑录,杨守敬编次。杨存,生卒年不详,字孺初,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杨守敬(1839-1941),字惺吾,别署邻苏,湖北宜都(今湖北省南部、长江南岸一带)人。汉字形体的演变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小篆以上各体,这一时期虽然书体不无变化,且名称复杂,但大体相承而下,区别不很明显;第二阶段为秦汉间兴起的隶书,第三阶段为自魏晋以来行世千年的楷书。许慎的《说文解字》汇辑古文、籀文、小篆等成为专书后,各种书体便均有辑录,《楷法溯源》便承辑录隶体诸书之后,专门辑录魏晋至五代间所有碑刻及法帖上的楷体字,以及与楷书并行的行书体字。该书与辑录隶体诸书时代相接。书前有光绪四年(1879)水毕保厘序,序后为杨守敬所撰《凡例》,阐述编辑宗旨,《凡例》后列举该书所采录古碑及法帖的名称。全书依据许慎《说文解字》的分卷方法,共分十四卷;卷下分部、以及卷中录字,皆依《说文解字》的编排顺序而定。该书对于属《说文解字》始终亥五百四十部之字,只要见于魏晋至五代间的碑刻或法贴之楷体,便钩其原体,尽加收录,故《楷法溯源》是书学史上一部具有史料价值的重要字学文献。有原刻本。

猜你喜欢

  • 续修江陵县志

    六十五卷,首一卷,清蒯正昌等修,胡九皋、刘长谦、黄诗笙撰。胡九皋,字鹤樵,湖北荆门州人,监生。刘长谦,字吉人,本县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官国子监学正。黄诗笙,本县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

  • 汉铙歌发

    一卷。明董说(1620-1686)编。董说字若雨,号西庵。乌程(浙江吴兴)人。明诸生。明亡,改姓林,名蹇,字远游,号南村,又名林胡子,自称槁木林。顺治十三年(1656)削发入灵岩寺为僧,法名南潜,又名

  • 蒙斋中庸讲义

    四卷。南宋袁甫撰。甫字广微,鄞县(今属浙江)人,嘉定七年(1214)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兼国子祭酒,谥正肃。此书散见于《永乐大典》中,不见记载,只有朱彝尊《经义考》著录袁甫所撰《中庸详说》二卷,并且称已

  • 江梅梦

    清梁廷楠(1796-1861)撰。梁廷楠,字章冉,别号藤花主人,广东顺德人,副贡生,官至澄海县训导。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聘为幕客。与其共同策划禁烟抗英计划。后升任内阁中书,加侍读衔。学识甚博,平生著述

  • 蜀藻幽胜集

    四卷。明傅振商编。生平见《古论元箸》条。蜀地自汉、晋以来,文章为盛。宋庆元中有程迂孙等《成都文类》,明嘉靖中又有周复俊《全蜀艺文志》。此集分为二十五类,后有傅振商自跋。原刻尚有《秦藻幽胜集》合为一编者

  • 越隽厅全志

    十二卷,清孙锵纂修。孙锵,明州人,曾任越隽厅丞。越隽,明以前志无考。清光绪初,厅丞何晒曦以纂辑之任属厅人马忠良,寻旧志,只写本十余页。勤搜博采,粗成四卷。后忠良游定水,始获读四川通志。于是有关越事者,

  • 道林诸集

    不分卷。明蒋信(1483-1559)撰。蒋信字卿实,号道林,常德(今属湖南)人。嘉靖十一年(1532)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兵部员外郎、四川佥事、贵州提学副使。建正学、文明书院。后以病告归,筑舍讲学,

  • 说文句读

    三十卷。清王筠(1784-1854)撰。王筠字贯山,号篆友,山东安丘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官山西宁乡知县。通经识古,尤精于小学,主要著作有《说文句读》、《说文释例》、《说文系传校录》、《说文韵

  • 困翁易学

    八卷。清王文潞撰。王文潞字坦夫,又字介人,安化人。诸生。工诗词,有《羲亭诗抄》。晚年更号困翁,故名其易学著作为《困翁易学》。此书以彖为主,阐发义理,其说源于宋儒,不取先天别传,使易学发展演变的脉络清晰

  • 菉竹堂书目

    六卷。明叶盛编。叶盛(1420-1474),字与中,号脱庵,谥文庄,江苏昆山人,目录学家。正统十年(1445)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平生嗜好读书、藏书,善校雠。菉竹为其斋号,撰《菉竹堂书目》,共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