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殷墟文字类编

殷墟文字类编

十五卷。商承祚编。商承祚(1902-),字锡永,广东番禺人,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任中山大学教授。他曾拜罗振玉为师,学习甲骨文、金文。并从事甲骨文、金文及古文物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著有《殷墟文字类编》、《福氏所藏甲骨文字及考释》、《殷契佚存》、《十二家吉金图录》、《浑源彝器图》等书。此书木刻线装八册。全书正编十四卷,待问编十三卷,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一卷,后附《通检》一卷。第一册包括:王国维序,自序,卷一、卷二;第二册,卷三、卷四;第三册,卷五、卷六;第四册,卷七、卷八、卷九;第五册,卷十、卷十一、卷十二;第六册,卷十三、卷十四、检字;第七册,待问编十三卷;第八册,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前四章。全文依《说文解字》部首顺序编排,每字下皆注明出处、考释来源或加按语。字多存原形。待问编中集疑难字,依形义分卷编排。共收甲骨文单字一千五百七十五字,正编七百九十字,待问编七百八十五字。所收之字是1923年前著录各书。在编排体例、释义上较之王襄编著的《簠室斋殷契类纂》更具有甲骨文字典之性质,在甲骨学中实为甲骨文第二部字典。所用材料有《铁云藏龟》、《殷墟书契》、《殷墟书契后编》、《殷墟书契菁华》、《铁云藏龟之余》、《龟甲兽骨文字》六种。各种解释基本上是抄录罗振玉、王国维之说。作者自释者仅十之一二,在书中加上“祚案”二字,以示区别。作者的解释,有的是对罗、王之说加以引申,有的是自己的新说。1923年决定不移轩出版。

猜你喜欢

  • 体用十章

    四卷。英国哈士烈(生卒年不详)撰。美国嘉约翰(详见《医理略述》)、沈阳孔庆高(生卒年不详)同译。嘉约翰先译《体质穷源》一书,但只论及人体,未论及人体之功用。故又译此书,既论人体,又论功用,分为十章,故

  • 桥西杂记

    一卷。清代叶名沣(生卒年不详)撰。叶名沣字润臣,汉阳(今属湖北)人。道光举人,官内阁待读,著有《周易异文疏证》、《礼记郑读疏证》、《战国策地名考》等书。此书属于杂记见闻,内容较杂,题名“桥西杂记”是因

  • 朱文懿文集

    十二卷。明朱庚(1535-1608)撰。朱庚,字少钦,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隆庆二年(1558年)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卒于官,谥文懿。著有《朱文懿文集》。此集凡十二卷。史称朱庚醇谨无过,

  • 集千家注杜诗

    二十卷。作者不详。是书卷首载王洙、王安石、胡宗愈、蔡梦弼等四家序言。书中所采之注不过百家,但为了夸耀繁富,故虚称千家,与事实大不相符。其诗句、篇后之评论,皆为刘辰翁之语。《四库全书》编辑者怀疑此书为高

  • 文翠馆集

    十卷。明万道光(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万道光,字日章,江西临川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文翠馆集》。是集凡十卷。道光之学以金溪为宗,其说经诸篇,皆疏于考证。如或谓“纲目不出朱子手”,道光则以为无可考,

  • 进藏程站

    一卷。清王世睿撰。王世睿,字道存,山东章邱县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泸州知州。雍正十年(1732),奉檄入藏,往返历九个月,因成此书,以记行程。首记自四川打箭炉起行,经襄塘、巴塘、江卡、乍了

  • 六书假借论

    一卷。清曹应钟(生卒年不详)撰。应钟字念生,安徽歙县人。工篆书,著有《啖敢览馆稿》。是编即《啖敢览馆稿》中之一篇,专论六书中之假借。其论曰:“要不外乎郑氏(郑樵)所谓有有义之假借,有无义之假借;赵氏(

  • 南华本义

    二卷。清林仲懿(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撰。清人以各家之说解《庄子》者屡见不鲜,而以《庄子》附会他说者,也大有其人。林仲懿作《南华本义》,只注《庄子》内七篇,其语言多附会易理、阴阳。例如,其释《逍遥游》,

  • 进贤县志

    ①二十卷,清聂当世等修,章兆瑞纂。聂当世,字二瞻,湖广监利(今属湖北省)人,顺治戊戌(1658)进士,康熙二年(1663)署任进贤知县。此志于康熙十二年(1673)开局,历数月成书。《进贤县志》康熙十

  • 琴志楼词

    六卷。清易顺鼎(1858-1920)撰。易顺鼎生平事迹见《丁戊之间行卷》。本书共六卷,有《湘弦词》一卷、《丁戊之间》一卷、《摩围阁词》二卷、《楚颂亭词》一卷、《棐台梦语》一卷。《湘弦词》为同治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