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殷芸小说

殷芸小说

十卷。南朝梁殷芸(471-529)撰。殷芸字灌蔬,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人。性洒脱倜傥,励精勤学,博洽多闻。齐武帝永明年间,为宜都王行参军。入梁,为临江王记室,历任散骑侍郎、尚书左丞、中书舍人、国子博士、昭明太子侍读等,经至秘书监、司徒左长史。所编《小说》为轶事小说集,是我国第一个以“小说”为书名的小说本。此书的创作,据清人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称:“此殆是梁武作通史时,凡不经之说为通史所不取者,皆令殷芸别集为小说,是小说因通史而作,犹通史之外乘。”书中所记琐事遗闻,起自周秦,迄于宋齐,分秦汉魏晋宋诸帝、周六国前汉人、后汉人、魏世人、吴蜀人、晋江左人、宋齐人十卷。小说的材料,基本上是采集群书而成,援据广博,征引繁富,保存了不少为正史所不载的珍贵文献资料。除此之外,亦间有他自己的创作。在记历代轶事之外,兼记鬼怪异闻、民间传说、地方风物及名人遗迹等,题材广泛,又“言约旨远”,富于形象性,和《世说新语》相埒。在艺术手法上,以虚构的事实和情节,描绘历史人物的面貌而又不失历史真实,使其轶事小说具有较广泛的传奇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在编排体例方面,它打破了《世说新语》的分类方法,以历史发展为线索结构全书,有助于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理解。但它把历代帝王单独列在全书之首,也反映了作者割裂历史的思想局限。原书三十卷,至隋存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小说》十卷”,“梁目三十卷”。宋时避宋太祖赵匡胤父赵弘殷讳,改“殷”为“商”,故又称《商芸小说》。《殷芸小说》今已散佚。鲁迅认为此书“明初尚存”,近人余嘉锡认为此书“元末犹存”,“疑其亡于明初也。”鲁迅《古小说钩沉》本辑佚文一百三十五条;余嘉锡辑本一百五十四条,依原次第编为十卷,题为《殷芸小说辑证》,载《余嘉锡论学杂著》。今人周楞枷所辑《殷芸小说》,198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系在鲁迅辑本和余嘉锡辑本基础上完成的,佚文增至一百六十三条,亦分为十卷。

猜你喜欢

  • 别本尚书大传

    ① 三卷。《补遗》一卷。清孙之騄编。其生卒年不详。之騄字子骏,号晴川,又号南漳子。仁和(今浙江省余杭县)人。清代著名学者。贡生,雍正间官庆元县教谕。性耿介,博学好古,尤专经学。著述颇丰,除编有《别本尚

  • 春秋通论

    四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此书本《孟子》“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意贯穿全经,按“属辞比事”之旨分辨《春秋》孰为旧文、孰为笔削,并分类排比,共四十篇。每篇之内,又以类分章,共九十九章。其四

  • 说文解字音韵表

    十七卷。清江沅撰。参见《说文释例》。是编为研究《说文》声读的著作。清代首倡研究声读者为戴震,其《答段若膺论韵书》云:“谐声字半主义半主声,《说文》九千余字,以义相统;今作《谐声表》,若尽取而列之,使以

  • 文说

    一卷。元陈绎曾撰。陈绎曾,字伯敷,处州(今属浙江)人,后徙吴兴,生卒年均不详。举进士,口吃而精敏异常,官至国子学助教。诸经注疏与陈旅齐名。善真草篆书。著有《文筌》、《行文小谱》等。是书为有关文章理论的

  • 困学纪闻注

    二十卷。清翁元圻(1749-1825)撰。翁元圻字载青,浙江省余姚县人。其兄翁元堂,精通王应麟的《困学纪闻》,在翁元圻四岁时,就给他讲授《困学纪闻》一书,此后,翁元圻专心研究《困学纪闻》,为《困学纪闻

  • 金罍子

    四十四卷。明陈绛(生卒年不详)撰。陈绛,字用言,上虞(今属浙江省)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太仆寺卿。此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二十卷,中篇十二卷,下篇十二卷。体例、内容均欲仿其乡人王充之

  • 七星诗文存

    十二卷。明刘鸿(约1490前后在世)撰。刘鸿,字云表,因居七星岩,又自号七星居士,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后屡上公车不第,遂自放游山水之间,以终。著有《七星诗

  • 狯园

    十六卷。明钱希言(约1612年前后在世)撰。钱希言,字简栖,吴县(一作常熟)人。生卒年不详。钱希言博览好学、刻意为诗、恃才负气,人争避之,卒以穷死。著有《戏瑕》等。《狯园》是一部记叙当时神怪之事的笔记

  • 毛诗笺音义证

    一卷。后魏刘芳(453-513)撰,清马国翰辑。刘芳生平事迹及著述见前条。是编为马国翰辑《文选注》一条,《太平御览》六条,《颜氏家训》二条,合为一卷,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 甬东正气集

    四卷。清董琅(生卒年不详)编辑。琅字纯斋,浙江鄞县人,该书记明末清初甬东(今舟山岛)洁身殉节及隐遁之士遗文,共得二十一人,文五十二篇,皆从他书搜采而来,随得随编,先后亦无体例。书前有嘉庆十年(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