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江山县志

江山县志

①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宋成绥修,陆飞纂。宋成绥,曾任江山县知县。陆飞字解元,仁和(今杭州)人,举人。此志为乾隆四十一年(1776)刻本。江山,明有正德、嘉靖、天启三志,清康熙辛已修二次。康熙旧志,星野入地理,演武恤典入建置,其他谬误失当较多。此志则一一订正,体例趋于完备,既佳,搜罗亦富,文亦简明扼要,可称佳志。②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彬、孙晋梓修,朱宝慈纂。王彬,曾任江山县知县。此志同治十二年(1873)文溪书院刻本。全书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立总纲十二门,隶目五十四。卷一舆地志,其目六,为星野、疆里、山川、关津、水利、风俗。卷二沿革志,其目四,为建置、城垣、公署、兵防。卷三食货志,其目四,为户口、赋役、食储、物产。卷四学校志,其目一,为学宫。卷五秩祀志,目一,为坛庙。卷六职官志,其目三,为文职、武职、名宦。卷七选举志,其目四,为荐辟、进士、举人、贡生。卷八恩荣志,其目四,为戚畹、封赠、荫袭、仕籍。卷九人物志,其目十二,为儒林、名臣、忠烈、武功、循良、介节、孝义、文苑、隐逸、书寿、流寓、方伎。卷十列女志,其目六,为节孝、节烈、贞孝、贞烈、孝妇、寿母。卷十一艺文志,其目四,为制敕、奏议、文辞、诗赋。卷十二拾遗志,其目四,为古迹、冢墓、祥异、丛谈。卷末附邑人著述书目及旧志纂修人名、修志告示。此志以纲挈目,大变乾隆宋志体例,凡所采录,亦甚精审。惟邑人著述书目,不以冠之艺文志,而附入卷末,略为失体。

猜你喜欢

  • 雅雨堂丛书

    十三种,一百三十八卷。清卢见曾编辑。卢见曾字抱经,号雅雨,山东德州(今山东省德州市)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曾官两淮盐运使。其为人爱才好客,四方名士咸集幕下,极一时之盛。曾刊刻《金石三例》,著

  • 毛诗评注

    三十卷。近人李九华撰。九华河北蠡县人,生卒年不详。卷首有作者自序。是编于诗文音韵全依李恕谷之《诗经传注》,注释则在诸家之间择善而从,而尤以《毛传》、《郑笺》为主,基本上是述而不作。唯出于作者本人的是每

  • 全易十有八变成卦定议

    一卷。明喻国人撰。此书以为数九则满,数六则谦,谦则益。所以大易总不外九损三,变为坤六。坤六益三,变为乾九。或乾九坤六交相损益,十有八变以成卦而已。自以为《易经》成卦之论至此而定,故以“定议”名之。《四

  • 韩非子拾补

    不分卷。清卢文弨(1717-1795)撰。卢文弨,字召弓,浙江余姚人。乾隆十七年(1752)中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喜欢校书、有《群书拾补》。《韩非子拾补》是收入《群收拾补》的第二十六种书。卢文弨

  • 七国考

    十四卷。明董说〈详见《易发》〉撰。本书主要根据《战国策》和《史记》,辅以先秦诸子及杂史,分职官、食货、都邑、宫室,国名、群礼、音乐、器服、杂记、丧制、兵制、刑法、灾异、琐征共14门,编载战国时期秦、齐

  • 漱玉堂三种

    清孙郁撰。孙郁,生卒年不详,字雪崖,号苏门啸侣,河北魏博(今河北大名县)人。此书为《绣帏灯》(二卷)、《双鱼佩》(二卷)、《天宝曲史》(二卷)、三种传奇之总称。其故事均取材于历史传说或据他人作品改编而

  • 考正古本大学

    一卷。清刘道明订。道明字仁宝,江苏如皋(今江苏如皋)人。是书大旨调停阳明古本与朱子改本之间。如谓《古本格物传》的或有或无,不必深辨。而朱子所补,必当增入。因宋明以来禅教大行深溺人心,若不表章格致之旨,

  • 虚谷遗书

    三卷。清代何国材撰。何国材字维楚,江西新城(今属河北)人。全书以维护宣扬陆(九渊)王(守仁)学说为宗旨,共分四大部分,一是“心学释疑”,以陆九渊的“求放心”学说来论证心学;二是“格物质疑”,以王守仁的

  • 海山仙馆摹古帖

    十二卷。清潘仕成辑。潘世成有《海山仙馆丛书》,所刻之帖,分《摹古》、《藏真》二类。此《海山仙馆摹古帖》,摹古者专取古拓重刻,多世间稀有之本。全集二十二种,有咸丰三年(1853)自序,及卷数目录。其中《

  • 武夷杂记

    一卷。明吴栻撰。武夷山,位福建省崇安县境内。此篇文字颇喜好新颖,未尽稳惬。如书中载:凡山不峻不怪,而武夷峻,不断不奇,而武夷断。多连则庸,多平则腐,武夷无庸腐态,似千螺万髻,含晓日,皆带金末碧,以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