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济宁直隶州志

济宁直隶州志

①三十四卷,首一卷。清胡德琳、蓝应桂修、周永年、盛百二纂。胡德琳字碧腴,临桂人,乾隆十七年(1750)进士,乾隆三十五年(1770)任济宁州知州。曾任四川什祁、济阳、历城县知县,莱州府、登州府知府。详见乾隆《济阳县志》。胡德琳在重修《济宁直隶州志》序中曰:“余自庚寅奉檄山左历济阳、历城二邑,并以修志为己任。乙丑之秋由历下擢知济州,简核州志访之、缙绅之传闻之,志始于前明弘治莫水部,颇称典确详明,惜不可得见。万历乙酉重修者简陋之极,体裁又复不备,州人郑榷庵谓秉笔者有陈寿之癖,是非不慊于人心,则不可得而知参。国朝康熙十二年廖公柴坡奉檄纂修,克期于五十日内始基焉。”胡德琳于是召集郡中绅儒,以旧志为蓝本,采访遗文,提供资料,稿成未刊行,胡德琳离任。蓝应桂继任知州,付梓。终成新志。《济宁直隶州志》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本。全书三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纪年,卷二至卷六舆地:沿革、分野、形胜、境至、街衢、里社、风俗、物产、山阜、川泽、丁口、地亩、赋役,卷七至卷九建置:城池、官署、仓廒、学校、义学、书院附文社,卷十兵防:驿递、马政附站地、坛庙,卷十一至卷十七古迹:故址、宅里、名用、亭馆、寿观、陵墓、碑考,卷十八封建,卷十九职官,卷二十选举,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宦绩,卷二十三至卷二十八人物,儒林、文苑、忠节、忠义、隐逸、侨寓、仙释、方术、列女,卷二十九至卷三十四艺文、拾遗、杂缀。此志卷帙繁多,然纲举目张,次序井然,有条不紊,考据十分精详。凡书中所载,出于何处,皆标注清楚。人物志一改旧志先州后县的排列顺序,而以年代统一排列,可谓有卓识。综观全书,诚可为佳志。其尚有乾隆五十年(1785)王道亨盛百二增刻本。②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徐宗干修,许瀚纂。徐宗干,字伯桢,江苏通县人,进士。嘉庆二十五年(1820)任济宁州知州。详见道光山东《泰安县志》。许瀚,邑人。徐宗干任县令后,以州志自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州王道亨纂修后一直未再续修,于是召集邑绅,设局纂辑,而成是志稿。《济宁直隶州志》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本。兹篇卷帙虽少于前志,然内容丰富。尤于水利、赋役、兵事、农林等有关民生者,记述更详。其考证亦精审,可资后人参考。此志尚有咸丰九年(1859)卢朝安刻本。③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潘守廉修,唐煊纂。潘守廉,字洁泉,江苏人。清末进士。曾任民国泞宁州知州。唐煊,济宁州人。潘守廉任知州后,以修志为己任,邀集邑绅网罗旧闻,经努力而终成是志。《济宁直隶州志》民国四年(1915)修,民国十六年(1927)铅印本。兹篇多采明嘉靖《山东通志》之记载,而增以近事。如艺术等目皆如此。明嘉靖《山东通志》为世所罕见,故兹篇所载多为他志所无之故实,可资后人考镜。

猜你喜欢

  • 胶澳志

    十二卷,末一卷。民国赵琪修,袁荣穸纂。赵琪,掖县人,民国十四年(1925)任胶澳县长。按胶澳本属胶州即墨之一部分。自中外通商以来,因其地理重要,疆域分析,刚三十年。德国人租之于先,日本人占之于后,乃与

  • 黔南丛书

    六集,四十八种,附别集十三种。任可澄(1877-1945)等编。任可澄原名文,号志清。光绪年间举人。清末时曾创办学堂、组织宪政预备会等。1911年参与贵州独立,并任军政府枢密副院长,后任观察使、道尹等

  • 古今诗话探奇

    二卷。清蒋鸣珂辑。蒋鸣珂,字芥孙,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作者因《诗话选隽》一书采辑群言颇为尽善,惜乎集隘学者少之,而据案头所积生意展阅,录其最为奇绝者,以补《选隽》中所不逮。上卷为《诗话探奇

  • 世说新书

    见《世说新语》。

  • 宰相守令合宙

    十三卷。明吴伯与撰。伯与字福生,宣城(今属安徽)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该书本为记叙历代宰相守令等大臣事迹,然此本十三卷已失守令之内容。书中所采材料,大多来自史传,亦间录

  • 素问集注 灵枢集注

    各九卷。清张志聪(1610-1684)撰。《素问集注》又名《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集注》又名《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张志聪字隐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身于医学世家,师从张子卿学医,继集同学高士宗

  • 六书假借经征

    四卷。清朱骏声撰。参见《说文通训定声》。这是一部征引经书语例说明假借字的书。上古字少,故有假借,在典籍中占十分之二三。假借因乎声,通假借必须通古音,否则就无从了解假借,就会以假借为正字,以至缪于古训。

  • 尚书约注

    四卷。清任启运撰。任启运字翼圣,荆溪(今江苏宜兴)人,雍正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任氏学兼汉、宋之长,且无所偏依。本书到光绪年间,由其族孙任筱沅以抄本付梓。此书先列目录于卷首,每篇之下,都注明

  • 临春阁杂剧

    清吴伟业(1609-1672)撰。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国子监祭酒等。事迹参见《梅村集》条。吴伟业在戏曲创作方面也有一定贡献,主要剧

  • 浮山集

    十卷。宋仲并(约1147年前后在世)撰。仲并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年(1132)进士。四年(1134),因丞相朱胜非等论荐,改京秩。寻补外去。后三年复因张浚荐,召至皇宫,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