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消夏百一诗

消夏百一诗

二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此书成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名《消夏百一诗》,则承张丑鉴《古百一诗》之例。此集为咏画一类诗选集。始于沈周终于何维朴。注中采辑诸贤遗闻佚事,足以论世知人,非仅收藏家可以援据考证。题画之诗,始于杜甫之《李潮八分小篆歌》,画马、画松、画山水诸作。元虞集以奎章阁学士,鉴别书画,本其职事,故集中题咏书画为多。若专以咏画而成书,则始于叶德辉。集中自序说:“书画诚为小道,然睹汉武梁祠孝堂山石室画像,可以考上古宫室衣冠之制度,圣君、贤臣、名人、列女之事迹。睹毛诸熙风图,书无逸图,可以知农家之月令,稼穑之艰难。睹宋人《龙宿郊民图》、《清明上河图》,可以觇北宋汴京全盛之风俗,南渡以后人心之去思。至于一动一植,一鳞一介,无不可以资多识,而助博物。后世去古辽远,欲考古制,端赖前人纪载。汉唐注疏,注不能明者,疏则繁征博引以明;疏不能明者,则图表以明之。此六经图之所以足资参证,与注疏并重也。北宗之画台阁之冠,笔阵方严,有汉石刻画像遗意。昔马融、郑玄每以时制况周制,贾公彦亦以唐制况周制,则以北宗之画,而考古制,固可融会贯通,本非德辉一人阿私之言。”有观古堂刻本。

猜你喜欢

  • 四书问答

    二十四卷。清戴大昌撰。大昌字斗源,安徽婺源(今安徽婺源)人。官至宣城教谕。是书援引汉唐以来注家古义,下及当代。对朱注多所辨正,用问答体以畅其说,均能折衷至当。其自下己意,发前人所末发者,也有数十条。最

  • 春秋附记

    五卷。清翁方纲(详见《诗附记》)撰。该书是作者考订《春秋》之作,对《春秋》中的文字训诂,以及经义都有所阐发。该书有传抄本,卷首有清嘉庆辛酉(1801)六月朔作者自题。

  • 玉泉子

    一卷。撰者不详。此书为唐代笔记小说。《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小说类有《玉泉笔论》五卷,不著撰人;《直斋书录解题》小说家有《玉泉笔端》三卷又别一卷;《文献通考》入小说家类,题《五泉笔端》三卷

  • 春秋稗疏

    二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此书考证地理者占十之九,论书法及仪象典制之类占十之一。其考地理,多有所得,如“莒人入向”之向,认为当从杜注在龙亢,而驳《水经注》所引阚骃之说是误以邑名为国名;辨杀

  • 静修堂书经解

    四册。清仇景崙撰。仇景崙此书不分卷,兼解今文和古文,只是较多袭用阎若璩的观点。书中有时称“伪《孔传》”,有时又称“孔安国”,其体例还不够统一。书中内容,有的解释篇题,有的解释经中的文句,汇集了众家之说

  • 大般涅槃经言义

    二卷。唐代释灌顶撰。灌顶生平事迹详见《大般涅槃经疏》辞条。《大涅槃经言义》亦称《大般涅槃经玄义》。因智弘经但疏法华,未及涅槃。灌顶依师之义而作涅槃玄义与疏。此玄义作于隋大业十年(614)依天台例开为五

  • 古文原始

    一卷。清曹金籀(生平不详)撰。是书专取古文象形字(间用小篆)三百八十四字,每字载出自某书某器,分为天地、人、鸟兽鱼虫草木、宫室衣服舟车器用四大类依次排列,以“一”始而以“癸”终。《凡例》谓:“古人字少

  • 蒙斋笔谈

    二卷。旧题北宋郑景望撰,实为北宋末南宋初叶梦得撰。叶梦得生平事迹详见《石林燕语》。叶梦得晚居乌程弁山,撰有《岩下放言》三卷,成书之初,未有刻本。明代商维浚刻版《稗海》丛书,收有《蒙斋笔谈》二卷,署名湘

  • 情中幻

    一卷。清崔应阶(详见《烟花债》)撰。杂剧《情中幻》共四折,取材于唐人沈既济的传奇小说《任氏传》。写任氏本是狐妖,郑六知其身份,却毫不介意。两人彼此爱恋,情深义重。韦崟贪恋任氏美色,以郑六有求于己相要挟

  • 惜抱轩尺牍

    八卷。清姚鼐(详见《惜抱轩全集》)撰。陈用光(1768-1835)录。陈用光字硕士,一字实思。浙江新城(今富阳)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礼部左侍郎。陈用光系桐城古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