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清秘述闻续

清秘述闻续

十六卷。清王家相、魏茂林、钱嘉福等撰。王家相,号艺斋,江苏常熟人,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二十四年由翰林院编修考选江西道御史,官至河南南汝光道。魏茂林,号笛生,福建龙岩直隶州人,嘉庆十四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官至直隶通永道。钱嘉福,浙江嘉善监生,光绪中官淮北监掣同知。嘉庆间,法式善著《清秘述闻》,录清代乡会试考官、同考官及各省学政等情况,然只止于嘉庆四年,非一代之制。故道光中,时任御史的王家相为之续编,自嘉庆五年庚申恩科乡试起,止于二十五年庚辰会试。其后魏茂林复为之续编,自道光元年(1821)辛已恩科乡试起,止于二十年庚子恩科会试。光绪中,钱嘉福得王、魏二本,将其合编并续至光绪十二年(1886)丙戌科会试,成为本书。钱嘉福本世阀,其兄钱宝清等又践历卿贰,故得熟谙中朝掌故,本书之成,钱氏用力颇多。全书分类、体例,一如《清秘述闻》。卷一至卷八为乡会试考官,卷九至卷十二为各省学政,卷十三至卷十六为会试及顺天乡试同考官。所载皆列现官、科分、里贯,每科附列试题,兼载一甲、会元、解元名氏。光绪元年(1875)恩科乡试,甘肃始分闱,简考官。二年始简甘肃学政。本书对这一变化,亦于该科项内注明。与《清秘述闻》一样,本书对研究清代考官的设置、变迁,试题的内容,以及乡会试榜首的情况,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有光绪年间钱氏刻本。今有中华书局1982年5月版标点本,与《清秘述闻》及徐沅等《清秘述闻再续》合为一书,并附钱嘉福所撰《清秘述闻补》,称为《清秘述闻三种》,列入《清代史料笔记丛刊》。

猜你喜欢

  • 尚书广听录

    五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奇龄尝语其门人:“《尚书》事实乖错,如武王诰康叔、周公居洛邑、成王宁周公、周公留召公,皆并无此事。”奇龄有见于此,欲注《尚书》而未及,乃取旧时杂记编为此书,凡一百四

  • 南唐拾遗记

    一卷。清朝毛先舒撰。毛先舒(1620-1688),字椎黄,后来更名骙、字驰黄。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诸生。又尝从刘宗周讲学。不求仕进,能诗文、精通音韵,为西冷十子之首。与毛奇龄、毛际可齐名,时人称

  • 衍约说

    十三篇。撰人不详。卷首有小引数行,称其祖以约自号,为了垂训后人,摘取古人论述可以法戒者,分类编撰,而衍其说于左,故称其书为《衍约说》。后有自跋,题上章阉茂,均不知为何人。书中征引古人论述,皆至南宋而止

  • 增修筹饷事例

    四卷。清同治五年(1866)户部奉旨增修。是书首列同治五年九月二十日部奏增修筹饷事例和现行常例、请行文各省遵照的奏折。是书根据咸丰元年以来办过的成案,整理归纳为《筹饷事例》若干条。分为元亨利贞四卷。前

  • 福寿全书

    无卷数。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内容均为录前贤格言遗事,自惜福至好还,共分二十类,多以因果报应为说。盖其意在惩恶劝善。但其征引糅杂,遂使其近于小说家言。

  • 儿笘录

    四卷。清俞樾撰。参见《群经平议》。此编是俞樾校读《说文》的笔录。俞氏自序云:“然许君生东汉时,去圣久远,于古人造字本意,未必尽得而传。至于今则错乱遗夺,亦所不免。善乎顾亭林先生之言曰:‘取其大而弃其小

  • 戊笈谈兵

    十卷。清汪绂撰。汪绂,字灿人,安徽婺源(今改属江西)人。汪氏乃清初著名学者,精天文、地舆、阵法、术数,终以宋五子之学为归。所著甚丰,以《理学逢源》最负盛名,其《参读礼志疑》已有著录(详经部·礼类)。此

  • 少鹤诗集

    八卷。明王显槐撰。王显槐自号少鹤,武冈(今湖南武冈)人,生卒年均不详。王显槐为楚端王诫第三子,悯王显榕之弟。嘉靖十七年(1538)年封。诫尝自称黄鹤道人。嘉靖乙巳(1545)年,显榕为其世子英耀所弑,

  • 图易定本

    一卷。清邵嗣尧撰。邵嗣尧郇阳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江南提学副使。邵嗣尧讲《易》以河洛之数一乘一除之,认为小圆图就是小横图的顺往逆来,大横图就是小横图的因重成爻,大圆图就是小圆图的运行寒暑,

  • 独行流芳录

    一卷。清俞钟銮(约1910前后在世)撰。生卒年不详,俞钟銮字次辂,号荆门,江苏常熟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写诗著文均有法度,尤擅长诗。死后遗稿未付刊。仅《独行流芳录》一卷印入虞社丛书。此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