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湘潭县志

湘潭县志

①四十卷。清张云璈、毛梦兰纂修。张云璈,钱塘(今杭州)人,曾任湘潭县知县。毛梦兰,甘泉人,曾任湘潭县知县。《湘潭县志》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共四十卷。分为二十二门。卷一,图考、星野。卷二,疆域。卷三至卷五,山川。卷六至卷七,城池。卷八至卷十一,学校。卷十二至卷十三,典礼。卷十四至卷十六,职官。卷十七,赋役、积贮。卷十八,驿传、铺递。卷十九,祠墓。卷二十,拯恤。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五,选举。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人物。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三,艺文。卷三十四至卷三十八,列女。卷三十九,风土。卷四十,灾祥、外纪、补遗。此志叙山川,法《禹贡》水经山纬,先源而后支,以昭山湘水为纲领,使中湘形势,展卷了然。其辨江潭非屈子所游之区,归潭非昭王南征不服之地,驳旧志湘南故城引《水经注》之误,皆特具卓识。然其删旧志礼乐器乐舞诸图,不立兵防而仅列兵制于武备官制之后,将方技、流寓、仙释等列入人物,则似又斟酌失宜,使瑕瑜互见。② 十二篇。清陈嘉榆等纂修。陈嘉榆,宁德人,曾任湘潭县知县。《湘潭县志》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为十二篇。此志不分卷,仅以名为篇。分此志记疆域,采用经纬新法,开方计里,不采星野之说。其赋役门叙田赋、徭役十分详尽。食货门则详记市场兴衰、货物集散、金融消长的史事。有一定参考价值。《人物》中各传均善恶兼述,力求客观公正。图表亦极精审,考证详确,览之疆域沿革了如指掌。然此志将图、表、传三类分隶各门,有异于通常志例。以《五行》志包括祥异,立名亦独殊。其《事纪》中所记亦近于杂识。

猜你喜欢

  • 急救良方

    二卷。明张时彻(生平事迹详见《摄生众妙方》)编。此书专为荒村僻壤之中不谙医术者而著。张氏认为荒村僻壤,医药不便,便将佚名氏《急救方》校正讹误,删补修订,又将己藏之方增之,分门别类,以成此编。书中内容分

  • 几上语

    一卷;《枕上语》,一卷。宋施清臣(生卒年不详)撰。施清臣号东洲,自称赤城散吏。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南宋淳祐(1241-1252)间人。此二书所记,以佛教、道教为宗旨,杂以儒学道理,阐发三教融会为一之

  • 盐政志

    十卷。明朱廷立撰。廷立,字子礼,号两崖,通山(今属湖北省)人,嘉靖癸未进士,早年受学王守仁,督北畿学政时提倡正学,精于藻鉴,人称朱夫子。官至礼部右侍郎。著有《盐政志》、《马政志》、《家礼节要》、《两崖

  • 书经疏略

    六卷。清张沐(详见《周易疏略》)撰。《书经疏略》一书,从《尚书正义》本将书序分冠诸篇;又据古本把书序合为一篇,列于卷首。其次第则与孔安国传及郑玄所注百篇之序俱互有异同。其经文疏语,大多沿袭蔡沈集传之说

  • 学寿堂丛书

    十二种,八十九卷。清徐绍桢(详见《四书质疑》)撰辑。该丛书所收有经类、史类、算学类及诗集;而除徐绍桢自撰者外,尚收有其父徐灏及他人著作。十二种为《通介堂经说》三十七卷(徐灏撰)、《乐律考》二卷(徐灏撰

  • 左传古义凡例

    一卷。清廖平(详见《左氏春秋杜注集解辨正》)撰。此书成于他主张今古学之时。他对《公羊》《穀梁》二传进行了考证,又想作《左传》注解,以自成一家。他认为公羊、穀梁二传属于今学,《左传》属于古学;公羊、穀梁

  • 古欢室诗词集

    四卷。清曾懿撰。曾懿,字伯渊,华阳(今四川成都东南部)人。生卒年不详。嫁袁幼安。曾懿少颖慧,工书画,善诗词。是集卷首有序五篇。卷一《浣花集》,乃浣花草堂闺中所作;卷二《鸣鸾集》,乃鸿案相庄,鹿车同挽,

  • 书苑精华

    二十卷。宋陈思(生卒年不详)撰。陈思,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理宗时官成忠郎、国史实录院秘书省搜访。除《书苑精华》,陈思还著有《宝刻丛编》、《书小史》等。《书苑精华》编集汉魏以来古人之评品书法之语,与《

  • 新刻皇明诸司公案传

    六卷。明余象斗(详见《皇明诸司廉明公案》)编。公案小说集。书分六类:人命、奸情、盗贼、诈伪、争占、雪冤,计五十九则。所载为清官判案断狱故事,大略取自其他的公案小说和民间传闻。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均不高,

  • 十三经歌诀标射谱

    二卷。清杨裕藻撰。裕藻字献堂,山东滕县人。是书为便于初学切字而作。所收《十三经》及《四书》之字凡六千七百三十二字,不见经传之字凡九千九百九十字。按四声制谱,各以三十六字母领之。其标射云者,凡两字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