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留留青

留留青

六卷。明徐懋升(生卒年不详)撰。徐懋升,字玄举,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徐懋升因田艺衡所作之《留青日札》,颇为驳杂,于是对其进行删节,去其繁芜,仅存六卷,因名之曰《留留青》。书前有乔时敏所著的《田子艺(即艺衡)小传》,其末尾说:“予令仁和,入觐,携先生所著《留青日札》,舆中手为校订,删厥繁芜,择其韵可入诗,雅堪佐谑者若干则,录之管城,行付杀青,有涉书而行其意者,知子艺所留者书,所以留者非书也。……子艺有女玉燕,博洽能文,子艺卧沉疴十余年,喃喃口授,玉燕演其意为文词,烂焉可述。子艺倩徐玄举懋升,风雅不愧妇翁,再为留青以留之,予非敢删留青,留留青其可也。”但是此书不是一个很好的节本,如《留青日札》卷二十三“刺纸”条说:“刺纸皆小民之皮肤,白者其骨髓,红者其膏血。”又卷二十六“开门七件事”条说:“饥荒之年,甚至于掘草根、剥树皮以度朝夕,几何而不饿莩填沟壑也?”像这样同情人民疾苦的词句全被删掉,卷目次序,也有颠倒,把一部完整的书,变成了明末坊间獭祭之本,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其最高的价值,不过可备名物的检查,或茶余酒后,作为消遣的读物,也正如序中所说:“韵可入诗,雅堪佐谑”,已经是去其原书的精华,而存其糟粕了。但是,《留青日札》流传不广,有此一书,尚可以见其梗概。此书卷六有关于宋、明陶瓷的记载,叙述颇为明晰,所以后人研究陶瓷的多有所采引。又卷二有关于点选秀女的虐政的记载:“隆庆二年正月初八、九日,民间讹言朝廷点选秀女,一富家偶雇一锡工,在家造镴器,至夜半,有女不得其配,又不敢出门择人,乃呼锡工曰:‘急起!急起!可成亲也。’锡工睡梦中,茫然无知,及起而摹搓两眼,则堂前灯烛辉煌,主翁之女已艳妆待聘矣。”选秀女诚为明代的苛政,这里记载的虽不很详尽,但对研究明代社会史的人来说却不失为有用的资料。有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刻本。

猜你喜欢

  • 禹贡选注

    一卷。清吴昔巢撰。吴昔巢为晚清人,浙江海盐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为其门人朱元庆刊刻,同时增入朱元庆的序,且序中只谈刊行此书缘起,并不涉及其他。书中根据经文来发挥其义,并不看重地理考证。吴昔巢在书

  • 南雷文定

    十一卷,《文约》四卷。清黄宗羲(1610-1695)撰。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余姚(今属浙江)人。明末以反对阉党闻名。清兵入关以后,积极投身抗清复明运动。曾在南明鲁王政权中任职。后来隐

  • 望三益斋烬余吟

    二卷。《词草》一卷。《公余吟》二卷。《归田诗草》一卷。《谢恩析子》一卷。《杂体文》四卷。《读诗一得》一卷。《试帖》一卷。清吴棠(生卒不详)撰。吴棠字仲宣。江苏盱眙人,举人。补江苏桃源县知县。咸丰年间累

  • 易学全书

    五十卷。明卓尔康撰,《四库全书》已著录,内容详参十二卷本。此本为稿本,凡五十卷,内容完备。刘思生称此为原稿,较之十二卷本更为珍贵,故录此以备参考。今存稿本。

  • 越隽厅全志

    十二卷,清孙锵纂修。孙锵,明州人,曾任越隽厅丞。越隽,明以前志无考。清光绪初,厅丞何晒曦以纂辑之任属厅人马忠良,寻旧志,只写本十余页。勤搜博采,粗成四卷。后忠良游定水,始获读四川通志。于是有关越事者,

  • 古文孝经指解

    一卷。辑者不详。该书以宋代司马光、范祖禹之说合为一书。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人。宝元元年进士,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反对王安石变法,哲宗时为相,尽改新法,恢复旧制。死谥

  • 欧阳修撰集

    七卷。宋欧阳澈(1097-1127)撰。欧阳澈,字德明,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澈善谈世事,忧国悯时。靖康初,(1126)应制条敝政,陈安边御敌十策。高宗即位,上书请诛黄潜善、汪彦伯,与陈东俱被处

  • 庄屈合诂

    无卷数。清钱澄之(1512-1694)撰。钱澄之字饮光,号田间,安徽桐城人。明季诸生,隆武时授推官,永历三年(1649)改任庶吉士,次年授编修。曾一度削发为僧。以课耕著述终其身,自号田间老人。著有《所

  • 谠论集

    五卷。宋陈次升撰。陈次升(1044-1119),北宋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字当时。熙宁进士。为太学生时即斥王安石《字说》为秦学。曾做安邱县知县、监察御史,提点淮南、河东刑狱,劾蹇周辅经画盐法害民。

  • 云川阁诗集

    九卷。清杜诏(1666-1736)撰。杜诏,字紫编。江苏无锡人。少时曾从严绳孙、顾贞观游,得其指授。康熙四十四年(1705)玄烨南巡。诏迎銮献诗,特命供职内廷。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翌年钦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