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登坛必究

登坛必究

四十卷。明王鸣鹤撰。王鸣鹤字羽卿,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史》无传,从书中序跋推断,大约为明万历年间人。出身于将门之家,少有远志。故承祖业,袭千夫长。丙戌(1586)举武进士,累功迁副总戎。王氏自己也说:“余从事戎行二十余年”(卷十三《辑简阅说》)。可见,王氏是一位富有实战经验的将官。他深感当时社会重文轻武,许多“世胄子弟”也多“目不识丁,举笔如扛鼎”(《自序》)。军队素质之低可想而知。因此,他汇辑历来兵书,“凡有裨将略者,手录盈笥,汇成简编,得四十卷,题曰《登坛必究》”(《自序》)。意为卒伍中军官所必读的书,各卷大体以时代为经,依次排列。书凡四十卷,七十二类目,文约一百余万言,附图五百六十余幅。大略言之,一至五卷言天文历数、奇门六壬。六至十卷言各省地理。十一至二十卷言选将选兵、教兵训练、军制赏罚、屯田守边、马政诸事。二十一至二十四卷言四夷(包括朝鲜、东倭)。二十五至三十二卷言江防水战、攻守城池、器械器图、河海运输、人马医护、用谍反间等。三十三至三十六卷言古今阵图。三十七至四十卷为奏疏。此书的体例是“专事汇集而鲜发挥”(《登坛必究凡例》)。所辑资料也大多注明来源出处,俾被查核。虽是辑录,不参己见,但在每类前,王氏皆撰有小序,提纲挈领、钩玄稽要,颇便读者学习理解。此书为明末一部极为重要军事类书,内容丰富,探源求全,对研究古代军事史和军事制度史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但书中辑录了许多阴阳占侯、奇门遁甲、太乙六壬之类的东西,多荒诞不经,无多可观者。此书初刻本为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刊本,吉林省图书馆、甘肃师大图书馆有藏本。此外,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单位藏有万历刻本。

猜你喜欢

  • 秘阁帖

    十卷。卷首有“秘阁帖”,卷末题有“宣和二年三月一日奉圣旨摹勒上石”等字样,且年月之上盖有“御书”之印。其正文十卷中,前四卷分别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第五卷为晋朝诸王氏书迹,第六卷为羊欣、索靖、谢庄、

  • 有福读书堂丛刻

    十七种,三十六卷。清吴引孙编。吴引孙字茨甫,仪征(今江苏仪征)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藏书家。据其自序云:“余不敏,不敢谓祸福感应,非神道设教之征权,亦不敢谓小学格言,非圣贤成德之先路。爰不揣迂陋,于藏书

  • 通江县志

    十五卷,清锡檀修,李钟峨、陈瑞生纂。李钟峨字雪原,邑人,翰林院侍读。通江县建置沿革,荒渺难稽。史书谓通江县本壁州,而《一统志》则谓通江旧为万州,各有论据,历来难以辨明。清以前旧志皆佚失,难以查考。清康

  • 兰雪集

    一卷。元张玉娘撰。玉娘生卒年未详。松阳(今属浙江)人。明慧知书。少时许配给沈佺。后父母有违言。玉娘不从。时沈佺有疾,玉娘折简贻佺,以死自誓。佺卒,玉娘也忧郁而死。明嘉靖中,邑人王诏得其遗诗,于是为作传

  • 算学

    八卷。续一卷。清江永(1681-1763)撰。是书对梅文鼎《历算全书》所论古代历术及算学诸多问题或阐释补充或订正误失。前四卷有“历学补论”、“岁实消长”、“恒气注历”、“冬至权度”,是就历术有关题目申

  • 王山史五种

    五卷。明末清初王弘撰撰。王弘撰字山史,华阴(今属陕西省)人,生卒年不详,明代诸生,入清后不仕。五种有《待庵日札》一卷、《西归日札》一卷、《北行日札》一卷、《正学偶见述》一卷,第五种为康乃心撰《王贞文先

  • 转注举例

    一卷。清许瀚(生卒年不详)撰。许瀚字印林,山东日照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峄县教谕。深于训诂,好金石文字,校勘宋元明本书,尤为精审,龚自珍称为北方学者第一。著作尚有《别雅订》、《攀古小庐文集

  • 续玄怪录

    四卷。唐李复言(约831年前后在世)撰。李复言,字不详,陇西(今甘肃临洮)人,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事迹亦难考。公元830年游巴蜀,与进士沈田相会于蓬州,因谈及一些奇事,于是续牛僧孺的《玄怪录》,取名《续

  • 性理正宗

    四十卷。清代张伯行见《道统录》撰。此书依据《性理大全》一书,并“删其繁芜,补其缺略”而成。宗旨在于“尊道统以清其源,述师傅以别其派。”全书摘录宋代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五人及元明诸儒有关论述,

  • 五经文字

    三卷。唐张参(生卒年不详)撰。张参,唐代宗时(762-779)人,开元天宝间举明经,至大历初佐司封郎,寻授国子司业。博通经史,精于字学。另著《唐广韵》五卷,今不传。是书为辨正经传文字形体的书。大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