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白斋竹里集

白斋竹里集

七卷。明张琦(约1512前后在世)撰。张琦,字启玉,号白斋,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生卒年不详。明弘治十二年(1498)进士,知兴化府,升本司布政使参政。著有《白斋竹里集》。是集共七卷,前有琦自序,称“守莆阳日,既梓平生所作。积数年,又得若干首,有相知君子赞予续梓之。文稿力绵不能尽刻,姑芟摭数十篇附诗之后”。据钱谦益称琦“家贫,弱冠游学吴、楚间,每诵自读至夜分,与其徒吸水噀面,醒则又诵读。自少至老,刻意攻诗,呕心刻骨,力去陈言,览者多怜其攻苦焉”,对琦评价甚高。又据载记云其“作诗力去陈言,虽一草一木,必远出象外乃已”。琦诗曾有前集九卷,刻在明正德间。是集自序于明嘉靖二年(1523),盖应系后集。琦在世当何、李盛时,其诗别以独造为宗,自开蹊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评价其诗“如庭蛙鸣露,自极声致,然不脱于泥中”,是其用功虽苦,为诗有意生新,未免圭角太露。散体文则亦能纵笔自如。今观其诗文,的确不凡,俗套之语绝无,富有个性特色。其为明清士人推重,声名不爽矣。此集今有民国间张氏约园刻《四明丛书》本传世。

猜你喜欢

  • 黄公度事略

    一卷。清黄遵楷撰。遵楷字幼达,广东梅县人。该书记其兄黄遵宪生平。遵宪字公度,著名诗人及驻外使节。光绪二年(1876)中顺天籍举人,曾出使日、美、英、法、德及新加坡等国,颇谙列强虚实及俄国应付之方法,时

  • 开元天宝遗事

    四卷。五代王仁裕(880-956)撰。王仁裕字德辇,天水(今甘肃天水)人,唐末为秦川节度判官,历仕前蜀、后唐、晋、汉,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周显德三年卒。王仁裕为人俊秀,以文辞知名,工诗文,通晓音律

  • 远安县志

    ①八卷,清安可愿修,曾宗孔纂。安可愿,陕西跃州人,拔贡,官远安知县。曾宗孔,远安县人,庠生。县志明成化二十年(1484)知县刘英始修,嘉靖十七年(1538)知县王绰续加修辑,皆未付梓,仅辗转传钞,故流

  • 诸葛丞相集

    四卷。清朱璘(生卒年不详)编,朱璘,字青岩,常熟(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南阳府知府。工文,著有《东湖文集》。此书首卷载诸葛亮遗文一卷,为摘取《三国志注》和类书而成。其《黄陵端记》,经《四库全书》编辑者据

  • 荆南倡和集

    一卷。元周砥、马治同撰。周砥字履道,江苏无锡人。马治字孝常,江苏宜兴人。二人事迹皆附载于明史文苑传中陶宗仪传末。至正间,周砥遭乱,客居马治家;马治馆周砥于宜兴荆溪之南,随事唱和,积诗一卷,各录一帙而怀

  • 余清堂稿

    三十二卷。明汪镗(约1561前后在世)撰。汪镗,字振宗,号远峰,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市)人,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年)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大学士。著有《余清堂稿》。是集为汪镗诗文集。凡三十二

  • 桓范论

    见《世要论》。

  • 海棠

    东风渺渺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周礼集说

    十卷。宋陈友仁因无名氏书本增修。陈友仁生卒不详,字君复,浙江湖州人。宋之遗民。《周礼集说》前有陈友仁序,称其友得书于霅(今浙江吴兴),编节条理与东莱吕祖谦《读诗记》、东斋《书传》相似,名氏则未闻,故携

  • 禹贡方域考

    一卷。清汤奕瑞撰。其生卒年不详。奕瑞号玉峰,南丰(今属江西省)人。清代学者。雍正间官福建盐场大使。《禹贡方域考》于《禹贡》经文之后,缀以疏语,专释其方域界址。后附《江河入海记》、《河源记》诸篇。其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