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皕宋楼藏书源流考

皕宋楼藏书源流考

一卷。岛田翰撰。岛田翰,日本近代著名目录学家。光绪二十一年至三十二年间(1905-1916),岛田翰游历我国江南,数度前往皕宋楼。当时陆氏亡故多年,其子不耽此道,所藏渐失,岛田翰为之叹惜,后经他鼓动,陆树藩以二十万两银售出。光绪三十三年,日本嘉业堂最后以十万两银将“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全部藏书购置名下,成为中国近代书业史上最为惨痛的一次流失。岛田因参与此事,遂考“皕宋楼”藏书源流,略述明季以来藏书梗概,以及陆氏搜书之过程、出售之始末、藏书之特色等。因所述颇得其要,民国学者多据而引之而无需另注出处。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武进董氏北京刊本。

猜你喜欢

  • 易卦变图说

    无卷数。撰者姓氏不详。据武林(今安徽贵池)人沈映钤所做跋,此书是借全谢山处本抄得。有人认为全氏即为此书作者。但尚秉和认为此书非为全氏之书。书中录入自汉儒、宋儒以至清所有言卦变者,并论列其是非,于各家卦

  • 管子补注

    二十四卷。明刘绩(生卒年不详)。刘绩,字用熙,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人,著有《三礼图》。由于《管子》一书多用古字,且有错字、别字,原注也有许多漏洞,因此刘绩作了适当的改正、补注。虽然刘绩所做的工作成

  • 王制订

    一卷。廖平(详见《分撰两戴记章句凡例》)撰。廖平造臆说经,于学术见解独特,曾被四川学政弹劾而罢官。廖平作《王制订》,将《王制》经文,约略类次,有顶格者,大抵以之为纲,有低一格或二格者,以之为目,而经文

  • 法言平议

    二卷。清俞樾撰。是书为《诸子平议》之第十五种。其中《学行》篇“有学术业”,“术”读为“述”。《吾子》篇,“足言足容”,“容”犹“用”也。《问道》篇“涂民耳目”,“涂”读为“”(通杜)。《孝至》篇“何以

  • 片玉斋存稿

    二卷。明丁元复撰。元复字玉阳,一字应阳。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浙江参议。此编有诗部、文部各一卷,均以体类为序编次。诗部有古风四首,排律十一首,五言律诗三十九首,七言律诗八

  • 高苑县续志

    十卷。清古今誉修,刘大量纂。古今誉字蜚声,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岁贡出身,康熙四十三年(1740)任高苑县知县。刘大量,长白人,邑教谕。康熙五十五年(1716),古今誉乃集邑中绅士耆旧,采访遗闻,增

  • 淮海集

    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宋秦观(1049-1100)撰。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为临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由苏轼荐为太学博士,

  • 从戎纪略

    不分卷。清末朱洪章(生卒年不详)撰。洪章字焕文,贵州黎平人,咸丰六年(1856年)入湘军,从曾国荃转战江西安徽,积功擢至总兵。为曾国荃出谋并身先士卒攻下金陵。该书所记自道光末叶起,止于同治三年(186

  • 古泉汇

    六十四卷。清李佐贤编。李佐贤,字竹朋,山东利津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福建汀州知府。各集之前,均有鲍康序,及李氏自序,与各家题词。各集之后,有鲍康及李氏跋。首集四卷,一为凡例,二为总目,三为

  • 南泠集

    十二卷。明蒋山卿(1486-?)撰。蒋山卿,字子云,号南泠,仪真(今属江苏仪征)人。明代诗文作家。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蒋山卿善诗文,弘治十八年(1505),他去金陵访顾璘、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