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七卷。清施文铨、施浴升撰。施文铨字寿民,咸丰年间举人;施浴升字旭臣,同治年间举人,施文铨之子。是书为二人去世后,其旅居京师之同乡人士戴翊清、朱廷燮编辑刊印。有施文铨两种:《静学庐遗文》一卷、《静
二卷。清末袁祖志(生卒年不详)辑。祖志,江苏上元人,袁枚曾孙,官上海知县,殉刘丽川之难。该书记吴可读尸谏始末。穆宗崩,无子,论序本有当立者,然两宫太后舍之而别立德宗,可读以为未合祖制,故以死谏。现有光
一卷。宋李涂撰。李涂,字耆卿,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其事迹亦无可考。著有《文章精义》。是书世无传本,诸家书目亦皆不载。唯《永乐大典》有之。考焦竑《国史经籍志》,有李涂《文章精义》二卷,亦无传本。清乾隆年
八卷。明唐文凤撰。唐文凤,字子仅,号梦鹤,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唐文凤与祖元父唐桂芳俱以文学擅名。永乐中荐授江西兴国县知县,政绩颇著,后改赵王府纪善。卒年八十六。著有《悟冈集》八卷。此集为程敏政所编
一卷。宋黄公度(1109-1156)撰。黄公度字师宪,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第一,官至考功员外郎。黄公度所作词一卷,在其《知稼翁集》业已有载,此则毛晋所刊之别行本。所收词仅十三调
十二卷。清帅家相(约1752年前后在世)撰。帅家相字伯子,一作伯字,奉新(今江西九江)人,生卒年均不详。家相乾隆二年(1737)进士,官至浔州府知府。是集又名《三十乘书楼集》,凡十二卷。其诗多有改动之
八卷。明骆日升(?-1621)撰。骆日升,字台晋,福建泉州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奢崇明叛变,骆日升抗节被害,赠光禄寺卿。著有《骆台晋文集》八卷。日升因节义显著,故其文
①一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本书崇宋而抑汉,奉程朱以压郑玄。只有读古文《尚书》,不以朱熹所疑为是。苞根据《史记·儒林传》,“安国以今文读之,及安国自序考定文义,定其可知者”等话语,认为本文缺
一卷。唐张又新撰。张又新,字孔昭,深州陆泽(今河北深泽县)人。生卒年不详。元和九年(814)进士第一,任右补阙,党附于李逢吉,为八关十六子之一。先后任过江州刺史、刑部郎中,因罪贬左司郎中。著有《煎茶水
五十八卷,首一卷,清崔龙见修,黄义超、黄义尊纂。黄义超,字北海,本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以母志不仕。黄义尊,字达斋,义超弟,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陕西道监察御史。明以前无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