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碧鸡漫志

碧鸡漫志

一卷。宋王灼(约1162前后在世)撰。王灼,字晦,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此书详细叙述了曲调之源流。全书共分三十五条,前七条为总论,叙述自古初到唐、宋声歌递变之由;次二十八条为分论,各为:凉州,霓裳羽衣曲,甘州,胡渭州,六幺,西河,长命女,杨柳枝,喝驮子,兰陵王,虞美人,安公子,水调歌,万岁乐,夜半乐,河满子,凌波神,荔枝香,阿滥堆,念奴娇,清平乐,雨霖铃,菩萨蛮,望江南,麦秀两歧,文溆子,后庭花,盐角儿。对分论所列各条,一一追述名之缘起与渐变宋词之沿革。此书认为:三百篇之余音,至汉而变为乐府,至唐而变为歌诗。到唐中叶,词已萌芽。到宋代,歌诗之法渐绝,而词乃大盛。其时,士大夫多娴音律,往往自制新声,渐增旧谱。因而一调或变至数体,一体或有数名,其目几不可殚举;又非唐及五代之古法。本书就其传授分明,可以考见者核其名义,正其宫调,以著倚声所自始。其余晚出杂曲,则未一一详述。至金、元院本既出,歌词之法几乎亡失不存,文士所作仅能按旧曲平仄循声填词。自明以后,就变为文章,不再是律吕之事了。本书所论宫调,未解其说。但其间正变之由,犹赖以略得其梗概,可资参考。书中辨霓裳羽衣曲为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唐明皇为之润色,援引白居易郑嵎诗注为证,一扫月宫妖妄之说。又据谱谓此曲第一至第六叠皆无拍,证唐史载王维论按乐图霓裳第三节初拍为讹,其持论极为精核。至于书中以当时念奴娇为唐曲而杂列古曲之中,而以出自梅尧臣之盐角儿附于古曲之列等,也是作者千虑之一失。此书考证宋词曲的内容及源流,品评词人的风格和流派,成为研究宋词曲的重要史料。有《四库全书》本。此外,《碧鸡漫志》另有五卷本,经清初钱曾校勘补足,鲍廷博将其收入《知不足斋丛书》。

猜你喜欢

  • 明世法录

    见《皇明世法录》。

  • 星子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蓝煦等修,曹征甲等纂。蓝煦,湖南长沙县人,监生出身,同治六年(1867)任星子县知县。曹征甲,邑人,举人出身。星子向无旧志,地附郡郭,事附郡乘,故多缺略。蓝煦到星子县后,奉令续修郡志

  • 青阳县志

    ①六卷。明蔡立身纂修。蔡立身,字师曾,浙江平阳人,举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来任青阳县知县。青阳为池州属邑,明洪武初,主簿陈子通作志未成,弘治间邑令杨文重修之,始克成编,然亦未锓版,正德间,曹纶更

  • 殷墟书契菁华

    不分卷。清罗振玉编著。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罗氏在该书自序中说,他搜集殷墟遗文,得甲骨逾万,把其中重要的拓本编成《殷墟书契》一书,而他所藏的最大的骨片,尚未拓墨,为了使其不致淹没不传,于是排照精

  • 御定资政要览

    三卷,后序一卷。清爱新觉罗·福临(见《御注孝经》)撰。该书凡三十章,曰: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夫道、妇道、友道、体仁、弘义、敦礼、察微、昭信、知人、厚生、教化、俭德、迁善、务学、重农、睦亲、积善、爱

  • 求阙斋读书录

    十卷。清代曾国藩(1824-1890)撰。曾国藩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著有《曾文正公全集》。此书是作者的读书札记。作者读书时,常随笔在卷上做笔记,有时也记在日记上,光绪年间学者王定安整理作者笔

  • 道安室杂文

    一卷。《肖间堂遗诗》一卷。《戴华平安室词》一卷。《平安室杂记》一卷。清肖道管(1855-1907)撰。肖道管,字君珮,一字道安,陈衍之妻。侯官(今福建闽侯)人。自幼勤于功读,书法秀劲。婚后随陈衍宦游四

  • 定盦集

    十七卷。清龚自珍(1792-1841)撰。龚自珍字尔玉,一字璱人,更名巩祚,又更名易简,字伯定,号定盦,晚号羽琌山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祖父龚提与父龚丽正均为学者兼官宦,母段驯,系段玉裁之女。因之

  • 大唐开元占经

    见《唐开元占经》。

  • 玉篇残卷

    陈顾野王撰。参见《重修玉篇》。①五卷。这是清光绪初年遵义黎庶昌出使日本时所见到的古本《玉篇》残卷。起初在东京柏木探古处见到以下四卷:第九卷“言”部至“幸”部共22部、第十八卷后半“放”至“方”部共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