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音义隐

礼记音义隐

一卷。谢氏撰,清马国翰辑。谢氏生卒年及事迹不详。马国翰依据《隋志》两次引用此书:一题一卷,谢氏撰;一题七卷,不著撰人名氏,认为谢氏由一卷扩充为七卷。又根据《唐志》载射慈《小戴礼记音》一卷,认为《隋志》列此书一卷在蔡邕《月令章句》下。七卷者在孙炎注之上,也许谢氏就是射慈。案:《困学纪闻·礼记类》引用《隋志》写作射氏,谢、射本来通用,但不云射慈。射氏果真由一卷扩充为七卷,《隋志》就应当接写,而不应该间以《礼记音》二卷,恐怕马说是不正确的。仍然依据《隋志》题谢氏,以表示缺疑,这是其谨慎之处。此书中认为啬夫主诸侯所赍币帛皮圭之礼,与《汉书·五行志》云啬夫掌皮吏相合。以羡为平道,与《既夕礼》贾疏云入圹道上无负土为羡道相合。其认为酳就是饭毕荡口,孔疏泥用浆曰漱用酒曰酳之义,认为此私客用酒以酳,不知对文则别,散文则酳亦谓漱口,荡、漱同义,谢说不能轻易破除。其认为某甫且字是且假借此字,案:假借就是承藉的意思。段玉裁《经韵楼集》且字考云,《说文》且荐也。凡承藉于下曰且,凡冠而字,只有一字,必五十而后以伯仲,故下一字所以承藉伯仲也。言伯某仲某,是称其字,单言某甫,是称其且字。因此,谢说实际上是段氏所本。全书摭拾不多,但条条都恰当,大概无可非议。大凡申注处,不得不列注文,只是注文应当径接经文,把谢说低一格提行。今把注文提行,将谢说径接于下,使人产生混淆,实乖体例。又列谢兹一节,不知谢兹就是射慈,仍然与缺疑之意不一致。大者为王鲔五句,乃郭璞《尔雅音义》,细读孔疏上下文自见,而一同辑入,这是没有对其进行谨慎地考察。此书有玉函山房本。

猜你喜欢

  • 闽中理学渊源考

    九十二卷。清李清馥撰。李清馥字根侯,安溪(今属福建)人。清代著名理学家李光地之孙,以荫授兵部员外郎,官至广平府知府。生卒年不详。受家学影响,主要尊奉朱熹理学。著述除本书外,尚有《榕村谱录合考》、《道南

  • 周易古五子传

    一卷。不著撰者,系汉代作品。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刘向《别录》所校雠《古五子书》,定为十八篇,分六十四卦著之,辰自甲子至壬子凡五子。《汉书·艺文志》亦作十八篇。《隋书·经籍志》不著录,原书早佚。马氏据《

  • 侍讲日记

    见《吕氏杂记》

  • 诗经考异

    不分卷。清朱鹤龄(详见《诗经通义》)撰。是书附于《诗经通义》之后,竹纸无格,经文大字单行,考异小字双行,旨在辨别秦、汉以下诸本经文之异同。考其所采诸家,于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援据最多。其他群经诸子以及

  • 洹词别本

    十七卷。附录四卷。明崔铣(1478-1541)撰。崔铣,字仲凫,一字子钟,亦字后渠,安阳(今属河南)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著有《文苑春秋》、《晦庵文钞续集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

    二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条。《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可视为对《法华经》的节释本。因《法华经》中有四要品,即方便品,安乐行品、寿量品和普门品。而在普门品中,又无尽意菩萨初问以

  • 襄如堂四书字体辨

    一卷。清于光华(详见《四书句读辨》)录。是书专为认场认清题字。为免犯规例起见,因就《裹如堂坊本》所辨四书白文中字体,摘录若干,均依字典校正,注明可从可不从。其中有不尽载者,也可依类而得。与通行临文便览

  • 礼杂问

    一卷。晋范宁(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范宁,字武子,顺阳(河南淅川西南)人。初为余杭令,六年后迁临淮太守,孝武帝时为中书侍郎,后补豫章太守。精于经学,以为王弼、何晏倡玄学之罪深于桀纣。注《尚书》、

  • 藏真律公帖

    一卷。唐释怀素书。怀素(725-785),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今属湖南)人。怀素精勤书法,向以“狂草”闻名,所书为古今释僧书之冠,更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好饮酒,常常乘兴运笔,飞动圆转,变化莫测,却

  • 昭代武功编

    十卷。明范景文(1587-1644)撰。范景文,字梦章、质公,号思仁,河间吴桥(今河北吴桥)人。万历进士,授东昌推官,迁吏部主事。历任太常少卿、右佥都御史、河南巡抚、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李自成陷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