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章邱县志

章邱县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清钟运泰修,焦敏栋、李兹纂。钟运泰字履安,钱塘(今杭州)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任章丘县知县。焦敏栋、李兹、均为邑人。《章丘县志》康熙三十年(1691)刻本。全书十二卷首一卷,分十二纲,六十三目,为:卷一地舆志:沿革、星野、疆域、山川、古迹、物产、风土,卷二建置志:城池、公置、学校、阖、属附仓铺、栖桥、绛楔等,卷三赋役志:户口、田赋、起运、本色、漕粮、行粮、仓粮、存留、额外,卷四官师志:王侯、仕官、名宦,卷五选举志:进士、举人、选贡、岁贡、忠良、忠孝、人材、通经、儒士、老人、封赠、恩阴、例贡、武职、武科、吏员,卷六人物志:名贤、忠臣、孝子、义士、文苑、隐逸、流寓、节烈、附贞女、仙释、方伎、奸雄,卷七至卷十二艺文志:文、诗、轶事志、杂录。卷首有目录、凡例、地图、学宫、八景、疆域、县治、漯河、胡山、名园、女朗山诸图,卷末有纪之竹跋。此志为续明万历二十四年知县黄复享之志而作。其记述上自万历二十五年,下迄康熙三十年,近百年文物。其中绘图尤精。② 十三卷,首一卷。清张万青纂修。张万青字初蓉,号萼栽。浙江分水人,乾隆十年(1745)进士。十一年(1746)摄平阴县。十三年(1748)调任蓬莱,十六年(1751)调任章邱任知县。十九年(1754)升为湖北兴国州知州。二十一年(1756)卒于任。此志纂于张万青掌章邱县后,志稿未成,张万青迁升兴国任知州。邑人遂成志稿,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志成。此编为续康熙钟运泰志而作。其体例基本仿照《安邱县》志体。其中人物志记述颇详,古迹目,尚能旁征博考,考据详实。③ 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璋修,曹楙坚纂。吴璋,浙江归安人,监生道光十三年(1833)任章邱知县。曹楙坚字良甫,江苏吴县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升任刑部主事。吴璋掌章邱县后,初与邑人马绍援议及修志之举,因经费弗集而止。后吴璋捐金设局修志、(清)曹楙坚为主纂。历数月而成书。《章邱县志》道光十三年刻本。此志体例较严谨,收载繁富,考录较精。其可称之处有二:一是图制精致。在其志末王仲桂附记中曰:“国朝印传旧志绘图者:一为张君鉴,一为周君元章,皆一时名笔,昭人耳目。余何人斯敢援笔步二君后,与贤斯图者,亦惟取其真迹之昭著,而位置弗谬,易以工精术焉则幸甚。”二是记载尤丰,如卷十《人物志》中,详细记述了张养浩、袁崇冕、张国筹、胡东铭等的事迹,裨于参考。

猜你喜欢

  • 法书通释

    二卷。明张绅撰。陶宗仪的《书史会要》中只说张绅是山东人,洪武年间官浙江布政使。又据《明史·吴宗伯传》中载鲍恂之事,称洪武十五年吉安余诠、高邮张长年、登州张绅并以明经老成,为礼部主事所荐,召至京师。鲍恂

  • 论语辑说

    八卷。清冯安常撰。安常字敦五,号朴园,河南巩县人,道光时贡生,马时芳的弟子。著有《猛省录》二卷,《先哲庸言》一卷、《先儒要言》一卷。安常治学,以时芳为宗,远尊陆王,偏重诚意慎独,以心学为归。其认为学习

  • 汉书辨疑

    二十二卷。清钱大昭(1744-1813)撰。钱大昭,大昕弟,字晦之,一字竹庐,江苏嘉定人。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十八年(1813)卒,七十岁。学识博远,能实事求是。《汉书》多古字古言,钱大昭对《说文》训

  • 麟经指月

    十二卷。明冯梦龙(1574-1646)撰。梦龙字犹龙,又字耳犹,号翔甫,一号姑苏词奴,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崇祯中贡生,知寿宁县。才情跌宕,善诗文,工经学。著有《春秋衡库》、《别本春秋

  • 张小山小令

    二卷。元张可久(1270?-1348?)撰。可久字仲远,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待考。尝仕为路史,转首领官。亦官桐庐典史。工散曲。著有散曲集《今乐府》、《吴盐》、《苏堤渔唱》、《新乐府》等

  • 印存初集

    二卷。印存元览二卷。清胡正言撰。胡正言字日从,海阳(今广东潮安县)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只知其以摹印称名一时。此书是胡正言的印谱,《印存初集》是以朱印之,《印存元览》是以墨印之。大抵名字印为十分之八,

  • 义侠记传奇

    二卷。明沈璟(1553-1610)撰,沈璟事迹见《桃符记》条。此记二卷,三十六出。演宋梁山泊武松的故事。剧中武松尚义任侠,故名。所演武松景阳打虎,阳谷遇兄,杀西门庆,伏蒋门神,十字坡认义,飞云浦复仇诸

  • 读升庵集

    二十卷。明李贽(详见《九正易因》条)编。此书收集杨慎诸书,分类编次。其中凡采录诗文三卷,节录十七卷,共二十卷。其去取毫无义例,况且李贽为狂纵之禅徒,杨慎则为博洽之文士,两人道自不相同,也未必为之编辑。

  • 倦舫法帖

    八卷。清洪颐煊及其子洪瞻墉一同收辑。洪颐煊字筠轩,深于精学,著述宏富。洪瞻墉字容甫,道光时官于粤东。当时以端州石摹刻此帖。帖中收明清人书各四卷,卷首各题“倦舫法帖”四个篆字,下为“洪颐煊”名字印。卷尾

  • 孝经古今文传注辑论

    一卷。清吴大廷撰。吴大廷字桐云,湖南沅陵人。咸丰五年举人,官至台湾道。吴大廷认为,孝经古文、今文只是在文字的增减、章句的分合上所传略有不同,而大义原本一样。于是依照吴隆元孝经之本的体例,对所集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