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类音

类音

八卷,清潘耒撰。潘耒(1646-1708)字次耕,号稼堂,晚年自号止止居士,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康熙十七年(1679年)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在翰林院五年,因耿直见忌,遂归里不复仕。曾从顾炎武学于汾州,学风深受炎武影响,生平博涉经史、历算、音韵、训诂之学;能诗,善属文。所著尚有《遂初堂集》。《类音》成于康熙壬辰年(1712年),是一部韵学论著。书分八卷。第一卷为《音论》,包括《声音元本论》、《南北音论》、《古今音论》、《全分音论》、《反切音论》等部分。第二卷为《图说》,有《五十母图说》、《平声转入图说》、《二十四类图说》、《一百四十七韵图说》、《四呼图说》、《等韵辨淆图说》等。第三卷为《切音》,包括平、上、去声各二十四类,入声十类等项,表明其新定切语。第四卷以下是韵谱。潘氏撰作此书是“欲使五方之人去其偏滞,观其会通,化异即同,归于大中至正。”书所以称为“类音”,是要“依类定音”。他所定的音:字母五十个,分开齐合撮四呼,韵母二十四类,分平上去入四声。他认为声韵调之数皆有一定,合于自然之理,所谓“字造乎人而音出乎天”。他的书要“依类定音”,“对旧谱之复者芟之,缺者补之,未安者改之,务使阴阳清浊各具其音,相耦相从而不违其序”。潘氏深受邵雍天声地音各有定数观点影响,所确定的语音系统是参酌古今南北的-种理想化的“人人本有之音”。潘氏认为字母应该阴阳相配,他把三十六字母的全浊音、次浊音配上“阴声”的一类或加一些虚位(以〇表示),遂成五十之数,分为喉、舌、腭、齿、唇五音。其字母是:喉音影喻晓匣见溪舅群语疑;舌音老来耳而端透杜定乃泥;腭音审禅绕日照穿朕床〇〇;齿音心些已邪精清在从〇〇;唇音非奉武微邦滂菶并美明。潘氏分韵为二十四类,每类各有四呼,具体韵母一百四十七个,平声四十九个,上声三十四个,去声三十八个,入声二十六个。潘氏所列韵图,先按声调分四类,一调之内包括二十四韵类,一图列六个韵类,一调之字分列四图。图中横列声母,纵分六栏,列六韵之字,每韵再按四呼分列。图末注明旧时韵部和今所定韵目。全书共列十八图(入声只列两图)。书中韵谱部分,按照所定语音骨架,写成近似于韵书的格式,也是以声调为纲,下隶韵类,韵内分列四呼,一韵之内再分小韵,先注明他改定的反切,中间释义,最末列旧时反切及本小韵所辖字数。《类音》有遂初堂刊本。

猜你喜欢

  • 识字略

    三卷。清宋宗元撰。宗元字悫庭,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分十部隶字,凡一字数音者,皆就其读音之异而诠释其义。宗元此书盖在辨正文字之音义,书中所辑之字,以兼韵字为主,随韵注明某字某韵某义,并引经史注释为证。

  • 碧筠馆诗稿

    四卷。《补遗》一卷。明凌立(约1553年前后在世)撰。凌立,字子仲,与双桥。钱塘(今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历官刑部郎、建昌府知府。凌立少孤,事节母以孝闻。后母殁,哀痛过分

  • 通纪集略

    五卷。明钟惺(1574-1624)撰。惺字伯敬,号退谷、晚知居士,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进士。累官至福建提学佥事。另著有《史怀》、《古书归》、《唐诗归》、《诗合考》、《隐秀轩集》等。该书上起太

  • 诸史拾遗

    五卷,清钱大昕撰。作者详见前条。此书也是在《廿二史考异》刊成后,续有所得编成,共五卷,《三国志》、《晋书》为一卷,《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南史》、《北史》、《唐书》为一卷

  • 兵垣四编

    六卷。明闵声辑刻。闵声字襄子,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闵氏所刻书甚为精美,世称“闵板”。据此书后闵映张《跋》称其从父襄子自束发读书以来,即有经世济民之志,仰慕古之侠烈丈夫。后辽东事起,明军屡屡败北,羽书

  • 崇德堂集

    八卷。清王植(见《四书参注》条。)撰。王植学重敦励名节,而事事有益于社会人生。此集为王植自编。集中所载,多为作者为官时的案牍之文。虽然都是案牍一类公文,但亦足见其为人之道。不过,其考论经籍,则好为主观

  • 瞿塘日录

    十二卷。明来知德(详见《瞿塘易注》条)撰。此书内篇七卷,外篇五卷。内篇分十五种。一为《弄图篇》,画一个大圆圈,中间空白以象无极,外圈则用陈敷文所传《蜀中太极图形》,以黑、白二色互包,用以表示阴阳递相消

  • 骈字凭霄

    二十四卷。明徐应秋(生卒年不详)撰。徐应秋字君义,号云林。浙江西安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此书采掇经史骈连之字,以备词藻之用。全书诠义十卷,释名十四卷。每卷又各分若干子目。注释简略,有的

  • 四书集义精要

    二十八卷。元代刘因(1747-1293)撰。刘因字梦古,一名駰,自号静修,元代理学家。雄州客城(今河北徐水东)人。不仕于元,隐居乡间,潜心学问。其理学思想宗朱子,但羼入了陆学。对于理学的传播及元代理学

  • 卷施阁文甲集

    十卷。《补遗》一卷。《乙集》八卷。《续编》一卷。《更生斋文甲集》四卷。《乙集》四卷。《续集》二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亮吉字君直,号风江,晚号更生,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清代经学家、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