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学四变记

经学四变记

四卷。《五变记》二卷。廖平撰。廖氏一生潜心于经术,极力倡导今文经学,著书立说有很多新的创见,独具特色。清末刊其学说于世,如《今古学考》等,见者无不惊异,为其治学精深而折服。廖平七十岁时(时任国学专门学校校长),自订新旧著作为《六译馆丛书》,由存古书局印行。《经学四变记》、《五变记》是廖平的主要著作,反映了他经学思想的变迁,并自谓先后经过六变。《经学四变记》卷一:“古今”,即分别今古文经(“初变”);卷二:尊今抑古,即尊崇今文经学,贬抑古文经学(“二变”);卷三:“小大”,即分大、小二统,以《王制》为小统,是统治中国的,《周礼》为大统,是治全世界的。这样就消除了今古经学的对立(“三变”);卷四:“天人”,即分人学、天学。人学讲六合以内的事,天学讲六合之外。以《尚书》《春秋》为人学二经,《诗经》《易学》为天学二经(“四变”)。《五变记》分上下两卷,上编为人学三经,即《礼记》、《春秋》、《尚书》。下编为天学三经,即《诗经》、《周易》、《乐记》,把天学、人学、大统、小统融合为一,并撰《孔经哲学发微》,企图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孔经哲学体系。廖平以《春秋》为治国之书,《尚书》为平天下之书,同时,把《诗经》《周易》上升到哲学本体来认识。不仅冲破了汉宋以来儒子治经学的藩篱,而且在治经学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不难看出,这正是廖平处于内忧外患的特殊历史环境中对儒家经典进行的新的阐释。有存古书局民国三年(1914)版、《五变记》见《六译馆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四书性理字义

    见《北溪字义》。

  • 求实斋丛书

    十五种,二十九卷。清蒋德钧编。蒋德钧,湖南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原书未题编者名氏,总目后题“湖南经世堂印行”。曾国藩《杂著钞》题曰“湘乡蒋德钧节编”,始知编者。丛书收清人撰著辑钞十五种:曾国藩辑《经史

  • 黄竹山房诗钞

    七卷。清金玉冈(1711-1773)撰。金玉冈字西昆,号芥舟,又号黄竹道人。天津人。金玉冈慕陶宏景、林和靖之为人。博览群书,精通百家,工诗善画,自成一家。当道重其学,争聘不就。遍游名山邃谷。著有《黄竹

  • 古今韵准

    一卷。清朱骏声撰。朱氏生平著述见“说文通训定声”。是书取今韵二百六部,准诸古韵十八部,而注释分析其分合之故。朱氏所撰《说文通训定声》按韵系字,析古韵为十八部:(一)丰、(二)升、(三)临、(四)谦、(

  • 异字音

    一卷。无撰人姓氏,清任大椿辑。《异字音》一书,《七录》、《隋志》及新旧《唐志》皆未著录。唯《广韵》下平十五青征引两条:“詅,詅音相次,出《异字音》。”“跉,徐行不正貌,出《异字音》。”据此可知《异字音

  • 德州志

    十卷。清金祖彭修,程先贞纂。金祖彭字大年,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康熙初年以恩荫任德州知州。程先贞字正夫,州人,工部员外郎。著有《德州文搜》、《德州诗搜》等。德州志,创修于明万历四年(1576)知州唐文

  • 续修庐州府志

    一百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云修,林之望、汪宗沂纂。此即光绪《庐州府志》。

  • 频罗庵遗集

    十六卷。清梁同书(1723-1815)撰。梁同书,字元颖,号山舟,晚署不翁。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十二年(1747)举人。乾隆十七年(1752)会试落第,特赐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侍讲

  • 江宁县志

    ① 十卷。明王诰修,刘雨纂,管景等增修。王诰,清江人,隆庆间举人,官太仆寺丞,正德十四年知江宁县事。刘雨,字润之,江宁(今南京)人,明正德间贡生。正德皇帝南巡至应天府,索看县志,知县王诰奉命限期主修,

  • 愿为明镜室词稿

    二卷。清江顺怡(约1862年前后在世)撰。江顺怡字秋珊,自署愿为明镜室主人,安徽旌德人。顺怡尝撰《词学集成》,亦明于词之源流派别者。此集以流畅之笔,写抑郁之怀,然往往露而不蓄,意尽于辞。集中多追和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