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杉野屋集
四卷。清徐以泰(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徐以泰字陶尊,德清(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国子监生。乾隆二十二年(1757)官阳曲县知县。徐以泰工诗。其诗皆早年所作,故骨格未就,而时有隽句。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四卷。清徐以泰(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徐以泰字陶尊,德清(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国子监生。乾隆二十二年(1757)官阳曲县知县。徐以泰工诗。其诗皆早年所作,故骨格未就,而时有隽句。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四卷。清汪景望著。汪景望字企山,宜兴人。嘉庆九年(1804)举人,曾官太平教谕,工草书,治经深于易。此书据《宜荆县志》原为九卷,今只有上下经,而无系辞以下各篇。其阐释卦象主要以十翼为归依,有如下四法。
十八种,八十一卷。清佚名编。书前题“洪氏藏版”。所收如洪颐煊《平津馆读碑记》八卷、刘喜海《海东堂金石存考》一卷、孙星衍《孙氏祠堂书目内外编》七卷、《廉石居藏书记内外编》二卷等,均为清代考证金石目录及其
四卷十六回。题“华阳散人编辑、蚓天居士批阅”。有人认为,作者华阳散人为明末清初吴拱宸之别号。吴拱宸字襄宗,号华阳散人,生卒年不详。《鸳鸯针》当成书于清初顺治、南明政权犹存之时,小说集,四卷每卷演一个故
一卷。原题沧州樵叟撰。《四库提要》云其与《绍兴正论》出于一人之手,今人李裕民已考其不确(《四库提要订误》卷二)。原序称“淳祐乙已”,则书成于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0。本书记载宋宁宗时庆元党禁事件,从
二十二种,三百四十九卷。清浙江书局辑。该丛书辑录先秦两汉主要子部著作二十二种,所据各本或是明代精刻本,或是经清代学者校订之本,并附录有关资料。二十二种为:董仲舒《董子春秋繁露》十七卷附录一卷、徐文靖《
十三卷。明朱应奎(生卒年不详)撰。朱应奎,字丽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为广汉人,并说据《太学进士题名碑》“嘉靖辛丑科有朱应奎,锦衣卫籍,不知即其人否也?”但此书卷首有胡国鉴序,序末署万历三十六年(
二十卷。《别集》十卷。《外集》 四卷。唐李德裕(787-849)撰。李德裕生平详见《次柳氏旧闻》(辞目)。此集又称《李文饶文集》、《李卫公文集》。分为三集,《会昌一品集》二十卷,载武宗时册令、典诰、奏
十卷。清潘肇丰(生卒年不详)撰。肇丰字古堂,浙江余姚人。此书正文八卷,《补遗》、《互讹》各一卷。据其《凡例》所述,以为文字始于一丨丿。由此或弯或曲而为若干字,又由此或重叠错并而为若干字。从此凑合变化,
三卷。清代黄叔璥撰。黄叔璥见《南征记程》条。此书是作者把宋陈普《字义》(计一百五十三字)及清代孙承泽的增订《字义》、程达的《原字训》汇为一书,《广字义》意思是在《字义》一书的基础上增加了内容。
一卷。清许棫(生卒年不详)撰。许棫字梦西,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是出乃是随手札记,或录他人之说,或记自己之见,亦有本系他人之说,即以为自己所有者,如“衣”字以为当是象衣之形,此乃明朝人之说。力除改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