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聊城县志

聊城县志

①四卷。何一杰纂修。何一杰号彦修,陕西泾阳县人,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顺治十六年(1659)任聊城知县。按聊城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知县韩子廉。此志为二修,上距韩志已七十余年,时代屡经变迁,如户口赋税之消长,疆域、风俗之变迁,皆急须重新纂修。何一杰掌聊城后,乃博采籍传,以旧志为依据,载者因之,未载者补之,历时一年而成新志。《聊城县志》康熙二年(1663)刻本。此志基本上仅是增补旧志,内容较简陋。然每志之前,附有小序,言及有关沿革、利病或涉及政务,便于读者使用。②十二卷,首一卷。清陈庆蕃修,叶锡麟、靳维熙纂。陈庆蕃,监生出身,宣统二年(1910)任聊城县知县。叶锡麟,举人出身,邑人。靳维熙字约斋,邑人,光绪十四年(1888)优贡,肄业尚志堂,以文学而知名。很受山东巡抚张曜赏识,奏保教职。二十年(1894)夏,署莒州学正,课士循循善诱,并兼日照县教谕训导,文风大振,科第盛极一时,关城阳书院官课,得士尤多。科举废后,设校士馆,高等小学堂,历任馆长、堂长,不久调升沂州府中学监督,兼任莒州统计处总办。《山东通志》莒、日、沂三地采访员。1911年归里。邑志自康熙二年知县何一杰重修后,已二百年未有续者,中经兵燹,新学输入,叶锡麟续辑志稿若干卷,未成而卒。陈庆蕃莅位后,正值清朝廷锐意变法,力行新政,省城设局修通志,檄各州、县重修邑乘,以资参考。陈庆蕃乃延靳维熙负责编选,依照旧志,仿通志体例,历时数月,遂成新志。《聊城县志》宣统二年刻本。全书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方域志,卷二建置志,卷三田赋志,卷四学校志,卷五典礼志,卷六职官志,卷七选举志,卷八人物志,卷九列女志,卷十艺文志,卷十一通纪,卷十二杂缀。书后附耆献文征五卷。卷首有序、目录。此志基本承袭旧志而作,无大增损。虽较旧志加详,然仍是简略不备。其中以人物志与艺文志搜罗最富,人物增列五十余人,艺文志所收诗文太多,尚觉繁冗。

猜你喜欢

  • 青郊杂著文韵考衷六声会编

    共十三卷,明桑绍良撰。绍良字遂叔,湖南零陵人。《青郊杂著》又称《声韵杂著》一卷,是一部韵学杂著。《文韵考衷六声会编》一卷,是一部与《青郊杂著》互相配合的列字详尽的韵图。桑氏用十八部四科五位五品六级等概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一卷。清徐大椿(1693-1771)撰。徐大椿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回溪圣人。吴江(今属江苏)人。祖父徐釠曾做过翰林检讨。据说大椿自幼在祖父教导下,精读诗书,考中秀才,但其深恶科举制度的腐败,讨厌利欲

  • 十六国年表

    二十二卷。清孔尚质撰。孔尚质,字元长,清武陵(今湖南常德市)人,此编虽然是以年表为名,然而实非司马迁旁行斜上之体。其体例多不允协。例如每年但大书甲子,且以晋宋年号与潜号分注,则统绪全然背离。其书未附《

  • 孟子年谱

    不分卷。清黄玉蟾撰。玉蟾字芬桂,江苏太仓人,曾辑有《战国纪年》一书。此书纪年采用《通鉴纲目》,但以为《通鉴纲目》还有不少缺漏,就取《史记》各世家、表、传以及《战国策》一书中纪年、诸子书中有关资料来补充

  • 论语类编

    二卷。清戴姜福撰。姜福字绥之,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著有《大学直说》。是书取《论语》本文,分十篇,三十四类。一为圣学,二为教人,三为勤学,四为孝悌,五为君臣,六为交友,七为五性,八为为仁,九为存仁

  • 西夏记

    二十八卷。近人戴锡章撰。编年史西夏史书。锡章字海珊,开县人。曾入史馆任职。赵尔在是书序中称“纪盖本张氏鉴《西夏纪事本末》、吴氏广成《西夏书事》、陈氏昆《西夏事略》而增辑之者,益以丛刊搜猎之广使一代得失

  • 淮封日记

    一卷。明陆深(1477-1544)撰。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文学家。弘治进士。累官四川布政使、詹事府詹事。《明史·文苑传》称其少与徐祯卿相切磨,“为文章有名”,工书,“赏鉴博雅,为词臣冠

  • 表忠记

    清丁耀亢撰。丁耀亢,生卒年不详,字西生,自号野鹤,山东诸城人,明代诸生。清顺治五年(1648)入京,由顺籍拔贡,官至容城教谕。颇负诗名,著有《丁野鹤诗抄》十卷,另著有《出劫纪略》、《续金瓶梅》等。传奇

  • 中麓山人拙对

    二卷。明李开先(1502-1568)撰。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山东章丘人。嘉靖八年(1539)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吏部主事,员外郎中,太常少卿等官职。此编为开先罢太常职归故里时所作对联,署曰“拙对”

  • 补春秋僖公事阙书

    一卷。清桑宣(详见《补周易口诀义阙卦》)撰。该书搜采《诗经》及《左传》、《公羊传》所载鲁僖公事十余条,以补充《春秋》所载之阙,参考价值不大。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