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清周树槐(1876-1858)撰。周树槐字星叔,湖南长沙人。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官山西沁源江西吉水县知县,年未五十致仕归。周树槐年二十四通籍,二十六作吏山西,阅三年,丁艰归里。归后尽烧
清吴廷燮撰。明洪武时期,辽海东宁按察分司,置而又废。至明中叶,诸道增创,首置守巡二道,系衔山东,成为布政司、按察司的分司。世宗嘉靖时期,明廷鉴于辽东局势紧张,在开原、宁前等地相继增置道,其守巡的名氏、
二卷。清叶德辉(详见《周礼郑注改字考》)撰。该书考证《春秋》三传所载地名异文,分上下二卷。上卷列《春秋》三传经文异文,下卷列传文与群书异文。大体上以《左传》为主,附载《公羊》、《穀梁》二传及群书之文,
三卷。明李日华(1565-1635)撰。生平详见《梅墟先生别录》。此编载曹溶《学海类编》中,乃摘其“诸杂著中论诗之语,凑合成编”。书中所载主要针对具体诗作的品评及诗人轶事,也有李日华自叙作诗体会之语。
十二卷 附 春秋集解绪余 一卷春秋提要补遗一卷。清应撝谦(详见《周易集解》)撰。《春秋集解》节录《左氏》、《公羊》、《穀梁》以及胡安国《春秋传》,并引其余诸家之说,互为参证,然后作者再行折衷,提出自己
八卷。明余懋学(生卒年不详)撰。余懋学字行之,婺源(属江西省)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力历初擢为给事中,忤张居正,斥为民。后累迁南京户部右侍郎。懋学素以直节著称,其所撰《十蠹》一疏,尤为时所重,
七卷。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译。不著撰人。原书是一部言地文学之书,为方便中国读者,艾约瑟在翻译时一分为三:《地志启蒙》、《地理质学启蒙》、《地理启蒙》。《地理质学启蒙》是关于地质学的通俗读
①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王让修,桂超万纂。王让,字涧东,河南新郑县人,道光二年(1822)来任祁门知县,旋去,五年复来任。道光五年(1825),安徽巡抚陶澍倡修安徽通志,檄各郡邑修志以陈,时祁门县知县王
一卷。元陈椿撰。椿天台(今属浙江)人。生平未详。此书为元统中作者为下砂场盐司时,据旧图补成。分“各团灶舍”、“筑垒围墙”、“起盖灶舍”等47图,每图各有说明,并附以诗。凡晒灰打、运薪试运等方法具载。诸
四卷。清吴衡照(生卒年未详)撰。吴衡照字夏治,号子律,浙江海宁人。嘉庆进士,官金华教授。本书为论词之作,或评词家之得失,或详版本之源流,或考词人之事实,或论词律之精粗,或论词中之方言,或摘词中之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