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茌平县志

茌平县志

①四卷。清王画一修,张翕纂。王画一,河北广宗县人,贡监出身,顺治十八年(1661)任茌平县知县。张翕详见康熙《博平县志》。按茌平旧志,创修于明万历十年(1582)前令王国弼,再修于万历三十年(1602)邑令吴道明,此志为三修。其上距吴道明志已五十余年,中经变迁,其间灾祥休咎、吏治臧否、风俗变化、人文衰盛及户口增消、国赋盈缩,历年越久,无所笔记,文献则将湮没。王画一宰茌平县,乃聘邑人张翕,委以编葺,采辑搜询,不数月新志告竣。《茌平县志》康熙二年(1663)刻本。全书四卷,分为:卷一天文、赋役、户口等,卷二人物、职官等,卷三至卷四艺文。此志体例不完备,内容极为简略。然其极重视人口、赋役,记述尚详。②五卷。清王世臣修,孙克绪等纂。王世臣,贡生出身,康熙四十三年(1704)任茌平县知县。孙克绪,邑人。王世臣掌茌平,因取旧志阅之,见时距前志之修,已四十余年,此数十年间,所存简册,大多散失,深惧此后更难网罗,决意及时修纂。此时本邑诸生复请重修邑志,乃命诸生中之俊彦者,广搜博采,历时数月而告竣。《茌平县志》康熙四十九年刻本。此志基本承袭旧志,略有增续而已。其中疆域、方物,全部依照旧志,山川、形胜略有增改,风俗、艺文更续较多。然旧志的舛错,也相沿承。

猜你喜欢

  • 南轩易说

    五卷。张栻(1133-1180)撰。张栻,字敬夫,又字钦夫、乐斋,号南轩。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张浚之子,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累官吏部侍郎兼起居郎侍讲、古文殿修撰。

  • 续列女传

    九卷。明邵正魁撰。正魁字长孺,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卒及任履不详。该书是一部接续刘向《列女传》以记叙历代妇女事迹的专著。体例上也一仍刘向之书的体例,共分七门,其中节义、贤明又各分一子卷。书中材料主要采

  • 宋百家诗存

    二十八卷。清曹庭栋(1699-1785)编。曹庭栋生平见《易准》辞目。此书所编皆《宋诗钞》缺漏者,“选刻两宋诗人遗集以广诸选本所未及”(《自序》)。所选共一百家,始于魏野《东观集》,终于僧斯值《采芝集

  • 傅子

    一卷。晋傅元(玄)(217-278)撰。傅元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人。自幼孤贫,博学。曹魏时,历任弘农太守、典农校尉,封为鹑觚男。在司马晋,又历任散骑校尉、驸马都尉。曾从事编写《魏书》,对儒、

  • 罗经消纳正宗

    二卷。明沈升(生卒年不详)撰。古来论罗经相地者,大体分为二家,一家主八卦九宫,即所谓气从八方之说;一家主十二地支,以每支配五干,十二支共为六十,称为胎骨六十龙,又称透地六十龙,作为相地之定格。如果依此

  • 开方别术

    一卷。清华蘅芳(详见《代数术》)撰。《开方别术》即“数根开方术”,专论解整系数高次方程问题,写于1872年,书前有清李善兰写的序,在序中评此术是“别开生面,较旧法简易十倍”。书中共列出二十个高次方程,

  • 朱子学归

    二十三卷。清代郑端编。郑端见《政学录》条。此书专门摘录朱熹著述中的绪论部分并分类编辑而成,全书共分二十三门类,每门类为一卷。作者平生倡导程朱学说,故辑录此书以明其学。有《畿辅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

  • 韩非子拾补

    不分卷。清卢文弨(1717-1795)撰。卢文弨,字召弓,浙江余姚人。乾隆十七年(1752)中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喜欢校书、有《群书拾补》。《韩非子拾补》是收入《群收拾补》的第二十六种书。卢文弨

  • 兵略要论

    见《将略要论》。

  • 南唐二主词笺

    一卷。清刘继增(生卒年未详)撰。刘继增字石杳,江苏无锡人。继增得泰昌元年(1620)吕远刊本《南唐二主词》一卷,侯文灿既未曾见,而《词谱》所引,亦与此不同。与汲古阁抄本编次虽同,此多卷末〔捣练子〕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