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衡岳游记

衡岳游记

一卷。清黄周星撰。黄周星,字九烟,江苏上元人(今南京)明崇祯进士,官户部士事。其少年由湘潭周氏抚育,后疏请归宗,复姓黄周。明复灭后龟迹江湖以终。著有《百家姓新笺》、《复姓纪事》、《瘦词》、《将就国记》等。其编自序首述生平旷适之性,衡游告成,聊托纪咏,署名汰沃主人。自称生于钟山草堂间,距五岳青翠遥,曾走山道,瞻望岱宗葱郁。自辛未入楚,又过十二年,始践游山之约。是游寻山不辞其远,不惧其深,可见游者襟怀之旷达。古今南岳之游,记述者不可胜数,但能不失之纤琐流于冗杂者,不多得。是篇记行程气候,草木泉石,历历如绘。而山灵奇闻逸事,则多于善问得之,前人所未及者,至若言祝融之高,方广之幽,水帘之奇,尤悉探其蕴奥。以清健之笔,描写游踪,极为简净。附录题咏诸诗即事寄情,隽逸有致。凡山石奇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游者目遇神领,各有不同,其所为文,也各异其趣,篇末杨复吉跋。黄周星一生著述最富,惜梓行者不及十分之一二,此记亦散刊之本,与王氏《五岳草》、潘氏《鸿爪集》,可称鼎足。此游当在光绪八年(1882)秋,距十年(1884)之变仅两年。此书收入《昭代丛书》戊集续编和《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四帙。

猜你喜欢

  • 东园文集

    十三卷。《续编》 一卷。明郑纪撰。郑纪,字廷纲,别号东园,福建仙游人,生卒年不详。天顺四年(1460)进士。官至太常卿、南京户部尚书。著有《东园文集》、《东园诗集》。此集前四卷为经筵讲章及奏议,后九卷

  • 圣学嫡派

    四卷。明过庭训撰。庭训字成山,平湖(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该书主要记叙历代儒者事迹,上起汉董仲舒、下至明罗洪先,共三十六人。各人略录其言行,然大抵抄录他

  • 释门归敬仪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释门归敬仪》作于唐龙朔元年(661),旨在劝说规范僧众,禅法归心,笃诚奉法。此仪共有十章,第一章,敬本教兴;第二章,济时护法;第三章,因机

  • 岩栖幽事

    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此书只一卷,首有陈继儒自撰小引,其中云:“吾家於陵,及华山处士,世有隐德。余辈胶粘五浊,羁锁一生,每忆少年青松白石之盟,何止浩叹息丁酉始得筑婉娈草堂于二陆遗址

  • 慎言集训

    二卷。明敖英(生卒年不详)撰。敖英字子发,清江(今属江西)人。正德十六年(1521)中进士,官至河南右布政使。此书为他督学陕西时刊行,以示诸生学习之用。上卷分二十二目,共二百四十二条,以《戒多言》为首

  • 劝世恒言

    一卷。清昆林删订。昆林,是魏裔介(详见《孝经注义》)别号。此书共四十八条,用骈文体例,论述因果报应关系,教诲百姓弃恶从善。因此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故显得字句繁杂难懂,缺乏明快通俗之感。

  • 刘子威集

    七种,六十卷。明刘凤(详见《续吴先贤赞》)撰。子威为刘凤字。所收七种为《刘氏杂俎》、《玄应集》、《吴释传》、《吴郡考》、《燕语》、《文集》、《禅悦小草》。除所撰诗文集外,大都为辑录佚书之类,虽搜辑庞杂

  • 周易精蕴汇解

    十八卷。清谭爱莲撰。爱莲字净方,新化(今湖南新化县)人,乾隆岁贡生,邃于经学,尤精于《易》。此书对象数义理的论述颇为详尽,取采众家之说也能得其精要处。此稿撰成后,颇得乾嘉诸儒推许。全书为赵体密行细字,

  • 商文毅疏稿略

    一卷。商辂撰。商辂(1414-1486),明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正统(1436-1449)中殿试第一,授修撰。郕王监国,入参机务。景泰朝官兵部尚书,吏部尚书,英宋复辟后被黜为民。成化(1465

  • 越望亭诗集

    二卷。明陈鹤(?一1560)编。陈鹤,字鸣野,一作鸣轩,号海樵生。山阴(今属山西)人。嘉靖四年(1525)举人,官至绍兴卫百户。越望亭在绍兴卧龙山巅,前对秦望,初名“望海”,后更此名;或曰为越地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