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论语李氏集注

论语李氏集注

二卷。晋李充撰。清马国翰辑为二卷。充字弘度,江夏郢(今湖北安陆)人。晋目录学家、文学家。曾任大著作郎,因典籍混乱,加以整理,撰《四部书目》(即《晋元帝书目》)著录图书三千余卷。在荀勖分类的基础上分经、史、子、诗赋四部,中国图书目录以经、史、子、集分部开始于此。另著有《尚书注》、《翰林论》等。《隋书·经籍志》载《论语》十卷晋李充注。梁有《论语释》一卷李充撰。现已佚。《释文》叙录,新旧唐志并载李充《论语注》十卷。马辑以《乡党》以前为一卷,《先进》以后为一卷。集注之名来自释文。充痛恨虚浮之士,曾著《学箴篇》,反复辨明老子的绝仁弃义,与儒家所倡仁义,相因相成。充注释《论语》,多用老子之言。该书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离骚经章句义疏

    一卷。清张象津(生卒年不详)撰。张象津,字汉渡,号莪石,另号雪岚,济南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官济南学正。卷首为张象津自序。先录朱熹小序,再疏《离骚》正文。全诗分为十九节,三大段,第一段止“

  • 古文旧书考

    四卷。岛田翰撰。岛田翰,明治十二年(1876)生于东京,字彦桢,天资聪明,勤于读书治学,尤其长于考证校勘学,但是一生却怀才不遇。《古文旧书考》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才华,为后人所称赞。前面的序可谓是作者的自

  • 养气斋稽经文

    一卷。清末陈文新撰。文新字石森,湖南邵阳(今湖南省邵阳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内容多为追求其同乡先辈王船山、魏默生、邹叔绩之说。其中有些篇目能举其本末,言之成理。而在“说中庸”一篇,断定作者是

  • 毛诗义疏

    一卷。北周沈重(500-583)撰,清王谟辑。沈重字德厚(又字子厚),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梁武帝大通四年(532)补国子助教,除五经博士。周武帝天和年间曾奉诏令在紫极殿讲三教义,听者二千余人,

  • 尔雅一切注音

    十卷。清严可均辑。严可均(1762-1843)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清文字训诂学家。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任建德教谕,后引疾归,以著书为事。学问淹博,

  • 论学

    二卷。清代李塨《1657-1733)撰。此书摘录作者与朋友之间答问辨论的内容,来进一步阐发自己“为学”的宗旨,并补充作者所撰《大学辨业》、《圣经学规纂》所“意未尽”的内容。其宗旨仍是“大学”之道,“明

  • 浑源州志

    ①二卷。明赵之韩修,王浚初纂。赵之韩,河南汜水县人,出身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任浑源州知州。该志修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该志能考经据史,别出《恒山志》,以昭禋祀,以纪名胜、述游览,然于

  • 赍志斋集

    十卷。明陈泰交(约1624年前后在世)撰。陈泰交,字稚,更字同倩,号鲽诲。其少时名元侃,字三缄。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中为国子监生。著有《尚书注考》。是集为其子陈鋐所刻,凡十卷。诗一卷,杂文九卷

  • 叶子诗言志

    十二卷。明叶秉敬(约1615年前后在世,)撰。秉敬字敬君,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官至荆西道布政司参议。秉敬著有《字孪》(已著录)。《韵表》、《书肆说铃》、《明谥考》、《

  • 桐城轶事

    一卷。撰者不详。桐城为人材辈出之地,该书记明清换代之际诸名贤事迹。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编年体,历记仕于福、唐、桂三藩诸臣,始于顺治元年(1644年)迄于顺治七年。下编为桐城人姓氏,间附小传,注其科甲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