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论语鲁读考

论语鲁读考

一卷。清徐养原(1760-1827)撰。养原字新田,号饴庵,浙江德清人。著有《周官故书考》四卷、《仪礼今古文异同疏证》五卷、《顽石庐经说》、《法言李轨注》十三卷。是书考郑注中的鲁读,郑注依据的是《张侯论》,郑只从古,不从齐。徐书综考鲁古之异,以及郑玄从古的原因,有四种缘由:其一,鲁论失误处,郑从古说。其二,鲁、古读音不同,经文也稍有出入,郑从古说。其三,鲁、古所读不同,实为通假,义意上有隐、显之别,郑从古说。其四,鲁、古所读虽通,但意义不同,郑从古说。该书大体允当,有《经解续编》本。

猜你喜欢

  • 敲空遗响

    十二卷。清(释)如乾(约公元1729年前后在世)撰。如乾字憨休,俗姓不详,四川人,生卒年均不详。尝主陕西兴善敦煌等寺。本集杂文八卷、诗四卷。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 永安县次志

    十七卷。清张进 修,屈大均纂。张进,宣府前卫(河北宣化)人,监生,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县。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又字介子,广东番禺人,能诗善画兰,著有《翁山诗外》、《文外》、《易

  • 翰苑集

    二十二卷。唐陆贽(754-805)撰。陆贽字敬舆,唐代诗文家。嘉兴(今属浙江)人。十八岁进士及第,又登博学宏词制科。授华州郑县尉、后授渭南尉、迁监察御史。唐德宗时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后转为中书

  • 孝经中秘

    一卷。清黄奭(详见《孝经》)编辑。是书引《御览》“某作孝经”一百六十字,跟其他辑本相同。取《路史》校之,二者不同有:“某作孝经,文成而天道立”下有“乃”字,“天”下无“则”字,“玄云”作“玄霜”,“北

  • 呆斋集

    四十五卷。明刘定之(1409-1469)撰。刘定之,字主静。永新(今属江西)人。正统元年(1436)进士,授编修,累官至礼部左侍郎,多所建白,卒谥文安。著有《宋论》、《呆斋集》、《易经图释》等。是集分

  • 画山水诀

    一卷。旧本题为宋李澄叟撰。李澄叟之生平始末已不可详考。据该书《序》末自题称“湘中人”,以及其中“嘉定辛巳六月”等,推知李澄叟可能是宋高宗末年人,到宋宁宗(1200年前后)时尚存。考《书史会要》所载,称

  • 广雅补疏

    四卷。近人王树楠撰。王树楠,清直隶新城(今河北新城县)人,入民国尚存。是书颇能补王念孙氏《广雅疏证》所未备,如《释诂》“聆、听、自、言、仍,从也。”王念孙仅释“聆”、“仍”二字,而“听”、“自”、“言

  • 儿女英雄传

    四十一回。署“燕北闲人著”,今已知作者为晚清文康。文康(1798-1872)是满族镶红旗人,姓费莫,字铁仙,号晋三,出身于显贵世家,自己也做过几任官,晚年家道中落,“块处一室,笔墨之外无长物”,著此书

  • 易经存疑

    十二卷。明林希元(生卒年不详)撰。希元字茂贞,号次崖,同安(今福建同安)人,官至两京大理寺丞,立朝有风节。是书解经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兼引蔡清之《周易蒙引》,微有异同。其言存疑者,洪朝选序谓其“存

  • 左氏释

    二卷。冯时可(生卒不详)撰。冯时可字敏卿,号元成,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明代文学家、经学家。冯时可之父冯恩为明代大哲学家王守仁弟子。冯时可为隆庆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政,所至著治绩。其生平著述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