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蕴
二卷,清庄有可(详见《毛诗说》)撰。此书卷首有有可自序,认为诗虽不是圣人所作,而为圣人所删定,也就等于是圣人所作。圣人之文义无不包,如果要得其说之义,逢源即可。此书共一百二十二条,不过是想入非非,实无什么价值。有影印原稿本。
二卷,清庄有可(详见《毛诗说》)撰。此书卷首有有可自序,认为诗虽不是圣人所作,而为圣人所删定,也就等于是圣人所作。圣人之文义无不包,如果要得其说之义,逢源即可。此书共一百二十二条,不过是想入非非,实无什么价值。有影印原稿本。
不分卷。是书首有王赓言序,称出何义门焯手订,而复以己意为之增补。其书依《朱子章句集注》只于一章的主脑、一节的关键、一句的虚实轻重以及每句的层次,一一以符号标记。自以为授成童者读之,可尽将诸讲义置之高阁
四卷(石刻本)。唐天宝四年,唐玄宗御制序和注,并亲自书写。经文用八分书书写,注文用小隶书写,共四石,今在西安。前第二行题曰:“御制序并注及书”,其下小字,曰“皇太子臣亨奉敕题额。”其额曰“大唐开元天宝
二卷。清俞昌烈撰。俞昌烈,字鸿甫,直隶京师(今北京)人。道光时参军湖北,后自容城移治鹤泽,功绩杰出。屡被委以重任。其于公务之暇,广搜博采,编为是书。同治四年(1865)湖北藩署刊本。共二卷,共图二十一
十六卷。明李天麟编。李天麟,北京大兴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浙江。本书皆载词命之文,分制词、进奏、启札、祈告、杂著五门,中又各分子目。所采上自汉、晋,下迄于宋。但意
二卷。宋苏轼书,明万历元年(1573)临江府知府蒋凌汉、通判唐诏等重刻,后石残仅存一半;清乾隆五十二年(1788),翁方纲提学江西,按照松江徐氏石本补足后半。苏东坡之《金刚经》原迹书于宋元丰三年(10
八卷。清王时宪(约1723年前后在世)撰。时宪字若干,号禊亭。江苏太仓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由宜兴教谕改翰林院庶吉士。本编凡八集,一集一卷。分别名为《水边林下稿》、《桐溪稿》、《无隐林稿》
六十卷。清郑玉臣(生卒年不详)编。王臣字慎人,一字兰陔,莆田(今属福建)人。乾隆六年(1741)拔贡生,官至兰州知府。著有《兰陵诗话》、《莆风清籁集》。此集为地方诗总集。共六十卷,所选兴化一地,从唐代
十一卷。清末李滋然撰。滋然字命三,四川长寿县人,光绪壬午(1882)举人。此书首有胡惟德序及李家驹序,卷一为《田赋考》,卷二为《封建考》,卷三为《赋税考》,卷四为《征役考》,卷五为《出军考》,卷六至卷
十四卷。明许重熙编次。重熙少年为诸生,不肯诡遇求闻。晚游太学,著书自娱。有《嘉靖以来注略》等。该书又名《五陵注略》。记嘉靖以来五朝大事,意在与明初洪武时期对比,使人以鉴得失。自正德十六年(1521)四
十卷。明方良永(约1506前后在世)撰。方良永,字寿卿,福建莆田人。生卒年均不详,大约生活在正德元年(1506)前后。弘治三年(1490)进士,历官浙江左布使政,其时,钱宁方得志,众公卿不敢出一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