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评论
六卷,清费宏灏撰。费宏灏,号愚轩,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人。《读史评论》一书共分两部分,前四卷为史评,主要是分条论述,体例如札记,后二卷为史论,主要是因人因事而论,各自成篇,在此书前面有作者在雍正六年(1728)写的序言。统观全书,史评中的评论多过于琐屑,史论则又过于臆断,与史实有所偏差,言词似乎有些过激。此书为两江总督采进本。
六卷,清费宏灏撰。费宏灏,号愚轩,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人。《读史评论》一书共分两部分,前四卷为史评,主要是分条论述,体例如札记,后二卷为史论,主要是因人因事而论,各自成篇,在此书前面有作者在雍正六年(1728)写的序言。统观全书,史评中的评论多过于琐屑,史论则又过于臆断,与史实有所偏差,言词似乎有些过激。此书为两江总督采进本。
二卷。唐林慎思撰,其生卒年不详。林慎思字虔中,长乐人,咸通十年(869)进士,十一年又中宏词拔萃魁,授秘书省校书郎、兴平尉,寻除尚书水部郎中、守万年县令。《崇文总目》及郑樵《通志·艺文略》,皆载是书二
四卷。清吴衡照(生卒年未详)撰。吴衡照字夏治,号子律,浙江海宁人。嘉庆进士,官金华教授。本书为论词之作,或评词家之得失,或详版本之源流,或考词人之事实,或论词律之精粗,或论词中之方言,或摘词中之美句。
四卷。清刘子雄(1857-1889)撰。刘子雄,字健卿,德阳(今属四川省)人,光绪优贡,举人,授内阁中书舍人。曾就读于王闿运门下。颇得张之洞的赏识,著有《刘舍人遗集》。是集为刘子雄诗文别集,凡四卷,卷
十二卷,首一卷。清魏元枢、周景柱纂修。魏元枢字臞庵,河北丰润县人,出身进士,乾隆初任宁武府知府。周景柱详见《蒲州府志》。自设府以来,尚未修志。乾隆八年(1743),元枢始为编辑,为二十六卷,其稿多承袭
二卷。《文存》四卷。清徐子芩(?-约1876)撰。附《劫余小录》一卷。徐元叔撰。徐子芩,字西叔,号易甫,一号毅甫,晚号龙泉老牧。安徽合肥人。道光举人。不求官,耕牧山中,以“狂人文士”居。《敦艮吉斋诗存
五卷。清帅仍祖(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帅仍祖,奉新(今江西奉新县)人,字宗道,号介亭山人。十岁能诗,以才华自负。成年,科举颇不顺,后弃科举,闭门读书。性孤介,通晓医理。本集是仍祖自己编定,收录康熙
八卷。高润生撰。润生字雨人,号幕坡,固安(今谷河北)人。光绪庚寅(1890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官至给事中。是编所释谷名均见于《尔雅·释草》,《尔雅》所无者,则汇为“附考”。经文注疏,悉从阮
①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毓芳、赵梅修、江尔维等纂。王毓芳,山东齐东人,廪贡生,清道光四年(1824)知怀宁县事。赵梅,江苏上海人,举人,原任溧水县教谕,道光五年知怀宁县事。江尔维,字季持,本邑
十二卷。宋郭印(约1126年前后在世)撰。郭印,字亦不详,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生卒年不详,政和中进士,历任县令,晚始退居。性嗜水竹,经营二十载,始得一亩之园。云溪乃其别墅之名。其诗才地
十四卷。元吴师道(详见《战国策校注》)撰。本书为补宋洪遵《东阳志》中所记人物之缺而作,始自梁朝,迄于南宋末。每人皆先述其事迹,后录其诗文,并间有吴氏考证、按语。体例略近元好问《中州集》,但元氏借诗以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