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贵溪县志

贵溪县志

①二十四卷,清华西植等修,黄炎等纂。华西植,字燕簏,号容齐,江苏无锡人,雍正元年(1723)副榜,乾隆三年(1738)举人,乾隆十三年(1748)任贵溪知县。华西植莅任后,奉令续修县志,遂取旧志为本,删其繁秽,正其诬谬,补其缺略,历数月而告竣,乾隆十六年(1751)刻印。旧志于唐宋元明人物失载极多,此志博采诸史,先贤文集,古家谱系,古刹邮亭,残碑断碣,相互参证,增载人物过半,所采各书,俱注于末,以别旧志,其所补诸传,考证皆极精审。惟此书舆地志,但著沿革、形胜,而未记载疆域,未免疏略。② 三十二卷,首一卷,清胡宗简等修,张金熔等纂。胡宗简,湖北钟祥县举人,以本省军功,奏赏六品职衔,道光三年(1823)任贵溪知县。《贵溪县志》道光四年(1824)刻印。旧志有天师世家一卷,殊失体裁,此志删之。此志征引诗文,由著者根据其篇幅长短而决取舍与编排位置,随意性太强,1日志小注极多,此志大部加以删节,难达文省事增目的,是其不足之处。③十卷,首一卷,清杨长杰等修,黄联珏等纂。杨长杰号俊卿,湖北应山人,举人出身,四次任贵溪知县,分别为咸丰十年(1860)初任,同治三年(1864)再任,同治六年(1867)三任,同治八年(1869)四任。《贵溪县志》同治十年(1871)刻印。此志体裁悉依省颁通志程式,其中个别,本无可记,而勉强成篇。此志所立沿革表,考据极为精审,凡旧志沿伪之处,悉予更正,并注明所据。其艺文志书目必载其序跋,记载有法,堪称佳作。

猜你喜欢

  • 双剑雪

    即《鸳鸯针》之三四卷。见《鸳鸯针》。

  • 诒清堂稿

    一卷。清谭祖同(生卒年不详)撰,谭祖同字统方,江西南丰人。约道光时人。此书为诗别集,无序跋,诗中有作者于道光十年,二十九年所作诗篇,其中包括《抒怀》、《寄答严舍人》、《秋占》、《醴陵道中》等近五十首五

  • 大衍索引

    三卷。宋末元初丁易东(详见《周易象义》)撰。本书专门研究大衍之数,论述五十及四十九变化之理。全书分三篇:一曰《原衍》,自“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以下,为图三十六以解之;二曰《翼衍》,自五十五数衍

  • 图书秘典一隅解

    一卷。清张沭(详见《周易疏略》)撰,张煓注。煓乃沐之子,仕履不详。秘典者沭之书,一隅解者煓之注。此书前有序文,列汤斌、毛奇龄书二首。全文所立观点,实为姚江“良知”论。认为世上万物的变迁在于其内在的神灵

  • 汲古堂集

    二十八卷。明何白(生卒年不详)撰。何白,字无咎,号丹丘,东瓯(今浙江温州)人。约为万历至崇祯年间人。何白幼时为郡小史,龙膺为郡司理,异其才,集诸名士,赋诗以醮之,为延誉于海内,遂有盛名。著有《汲古堂集

  • 新书

    十卷。汉贾谊(200-168)撰。贾谊别号长沙,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早年受学于李斯的学生河南守吴公和荀况学生张苍。十八岁能诵《诗》、《书》,二十岁博通诸子百家之言,二十二岁文帝召为博士,任太中大

  • 钦定西清古鉴

    四十卷。清梁诗正、蒋溥、汪由敦、嵇璜、裘曰修、金德瑛、观保、于敏中、董邦达、王际华、钱维城等十一人奉敕编撰。另有监理二人,摹篆二人,绘画七人,缮书四人,校刊六人,监造五人。梁诗正(1697-1765)

  • 章格庵遗书

    五卷。明张正宸(约1656前后在世)撰。张正宸,字羽侯,号格庵,晚号东饿夫,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生卒年均不详。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事迹具《明史》本传。张正宗为刘宗周弟子,生平以

  • 妙远堂集

    四十卷。明马之骏(1588-1625)撰。马之骏,字仲良,河南新野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户部主事。著有《妙选堂集》。是集凡四十卷。诗十四卷、文二十六卷。万历年间,文体渐变,竟陵(今湖北天

  • 昭德新编

    三卷。北宋晁迥(951-1034)撰。晁迥字明远,澶州清丰(今属河南)人,自其父始徙居彭门(今四川彭县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累迁太常丞。真宗即位,擢右正言、直史馆、知制诰,后为翰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