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赤城集

赤城集

① 十八卷。宋林表民编。表民,字逢吉,号玉溪。东鲁(今山东)人,后寓居临海(今属浙江)。生卒年不详。林表民曾续陈耆卿《赤城志》,复取志书传、铭诔、赞、颂等志所不载之文,荟而辑之,是成此集。卷前有淳祐八年吴子良序,称此集分门荟粹,并诗为一。但此集仅有文一百八十二篇,并无诗。又明谢铎《赤城志》载《赤城集》二十八卷,有刻本。而此本只十八卷,据此推知,原本当尚有诗十卷。今本当为传抄时脱逸,已非当年原本。此集编《四库全书》时,录自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存目。② 三卷。明顾起纶(约1566前后在世)撰。其生平详见《句漏集》。是集乃万历六年(1578)顾起纶游赤城时所作。上卷为诗六十一首,下卷为游记一篇。而《四库全书总目》撰者称“是集赠答唱和之作,间于上下卷之间,编为中卷。”然此种作法未必尽善,体例亦杂芜。因其似别集而非别集,似总集而非总集,又知以顾起纶为主,故仍归入别集类。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③ 二十三卷。明夏鍭(1455-1537)撰。夏鍭,字树德,号赤城,天台(今浙江天台县)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除南京大理寺左评事。著有《赤城集》。是集为诗文集,凡二十三卷。鍭乞终养后居乡里,保重名节,以作文赋诗自娱,至八十三岁而终。其诗欲为别调而转乘雅则。其文亦随意为之,而未以古法为准绳。其于弘治四年(1491)时曾上疏忤旨而下狱,任南京大理评事时,又因疏论时政被政敌所诬,均可见其是端正刚直之风。然而词章非其所专意,故诗文未能为时人称道。此集今有明嘉靖间刻《赤城夏先生集》七卷,补遗一卷本传世。但据王重民《善本提要》考证,颇疑此即二十三卷本,且为定本。卷数虽未见一致,盖在分卷数量上有差异而已。此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四书经学考

    ① 十卷、补遗一卷。续考六卷。明代徐邦佐撰正考,《续考》乃明陈鹏霄撰。邦佐字孟超,钱塘(今属杭州)人,鹏霄字天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均不详。正考成于崇祯元年(1628),杂抄旧籍,疏漏甚多;

  • 台湾野记

    即《台湾外纪》。

  • 东征集

    六卷。清蓝鼎元撰。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湾爆发朱一贵反清起义后,蓝鼎元随其族兄、南澳总兵蓝廷珍赴台镇压,在军中充任蓝廷珍的幕僚,帮其“日夜筹谋,安抚整顿,至忘寝食,不敢惮烦”(《东征集·旧叙》)

  • 黔记

    六十卷,明郭子章纂。郭子章(1542-1618),字相奎,号青螺,又自号衣生,江西太和县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山西按察使、贵州巡抚、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著述甚丰,著有:《豫章书》、《阿育王山

  • 湘潭郭氏闺秀集

    ① 一卷。清郭笙愉(生卒年不详)辑。笙愉,女,字润玉,湖南湘潭人,李星沅妻。本集辑郭氏三代仕女诗作。《独吟楼诗》,郭步韫(生卒年不详)撰。郭步韫,为郭润玉姑祖母。是集序称其家诗事以步韫为导,一传三代,

  • 道古堂外集

    二十六卷。清杭世骏(详见《续方言》)撰。此书主要为作者考订经史之作,卷一至卷三为鸿词所业、卷四为经进讲义、卷五、六为石经考异、卷七至卷十三为《史记》考证、卷十四为礼经质疑、卷十五为经史质疑、卷十六为诸

  • 春秋日南至谱

    一卷。清成蓉镜(详见(周易释爻辞》)撰。该书用古四分历及三统历推算春秋时二百四十二年间隐公十一年、庄公元年、庄公二十年、僖公五年、僖公二十四年、文公十年、宣公十一年、成公十三年、襄公十三年、昭公元年、

  • 春秋日食星度表

    一卷。清张冕(详见《春秋至朔通考》)撰。该书对《春秋》中所见日食、星变加以考订,列表说明。有清嘉庆年间刻本(与《春秋至朔通考》、《春秋初年岁星行表》、《春秋日表》合刊)。

  • 宋名臣献寿集

    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所载皆南宋祝寿之文。编次既无义例,称名亦无体式,盖其时书肆所为。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加以介绍。

  • 少石集

    十三卷。明陆釴(1441-1490)撰。釴,字鼎仪,昆山(今属江苏昆山)人。其生评事迹详见《山东通志》。著有《山东通志》。此集共十三卷,诗五卷,文七卷,杂著一卷,集前者张时御序。时御在序中称其“华不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