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赵城县志

赵城县志

①八卷。明贺国定纂修。贺国定,河南新乡县人,出身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任赵城县知县。恪守官箴,政平讼理,爱民课士,敝革风清。为政三年,甚得人心。按赵城县志,旧志无可考。嘉靖四十一年,贺定国掌赵城县,询知旧志已为断简,甚为忧虑。遂锐意修志,延教谕王君念搜于零落之余,四十四年(1565),已集成稿,将付诸梓,朝廷忧临邑被寇患,民多疮痍,调贺定国知临县。岐山窦君经继贺定国任赵城邑知县。贺定国复托窦君经为志稿校正差讹,删繁补遗。四十五年(1566)三月,遂成。《赵城县志》嘉靖四十五年刻本。全书八卷,六十二小目。体例类目,尚属清晰,叙述也很简核。②八卷。清安锡祚修,刘复鼎纂。安锡祚,山东章丘县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十二年(1655)任赵城县知县。在任期,颇能周知疾苦,体恤民隐,政绩甚优。赵城县志,创修不可考,但传世最古有明嘉靖四十五年知县贺定国编修本。贺本之后,在明崇祯年间,知县黄缵祖曾为增修,惜未梓行。顺治十二年,安锡祚掌赵城县后,邑绅士辈屡以增补邑志为请,遂开局修志,延刘复鼎为主纂,旁求绅士,采集成帙,历数月志成。《赵城县志》顺治十六年(1659)补刻本。此志全部承袭贺志,嘉靖四十五年以前的事依照贺志版重印,嘉靖四十五年以后的事增补其后,其体例义法,毫无更改,不可称为佳本。③二十四卷,首一卷。清李升阶纂修。李升阶字敬庵,四川邛县人,雍正四年(1726)举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任赵城县知县。按赵志自明嘉靖四十年知县贺定国重修后,清顺治十六年知县安锡祚增续,又四十余年未修。李升阶掌赵城县后,遂继安锡祚本而重修,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书成。此志叙述精备,远胜旧志。其可称之处有一,卷首别有参订一篇,专考正旧志之舛讹。如旧志食货志中有户口、田亩、赋税、课税、差役,物产六目,据原书中记载,只有原额实征、夏税秋粮、屯粮马草之类,以及谷产、蔬菜、果、花草之属,所有户口、田赋,只字未载,此书在参订篇中,指责其失,而又于本书卷四内,详为补载,使其内容更加完善。④三十七卷,首一卷。清杨延亮纂修。杨延亮,湖南长沙人,进士出身,道光元年(1821)任赵城县知县。按赵城县志自乾隆二十五年李升阶纂修后,六十余年未续修。道光七年,杨延亮开始修志,历数月而告竣。《赵城县志》道光七年(1827)刻本。此编记述,与旧志相近,唯分门别类,与旧志出入甚大。如旧志舆地志中,先沿革,后疆域。此编则先疆域,后沿革,盖有了疆域,才有沿革一说。又如,旧志安锡祚本有关隘一类,李升阶本更其为形胜类,此编则汇关隘、形胜为关隘形胜,置于山川门下。皆为本志独特之处。此志尚有民国末年李慎言增补石印本。

猜你喜欢

  • 周易卦变图说

    一卷。清宋祖骏撰。宋祖骏字伟度,江苏长洲人。

  • 天寥年谱

    一卷。续一卷。别记一卷,甲行日注八卷。明叶绍袁(1589-1648)自撰。绍袁字仲韶,号天寥道人,江苏吴江人。天启进士,官至工部主事,崇祯三年(1630年)乞归。明亡后出家为僧。著有《湖隐外史》、《甲

  • 周礼舆服志

    一卷。清陈宗起(1798-1832)撰。宗起字敬庭,号叔度,丹徒(今属江苏)人。陈氏精于礼学,著有《经说》、《考工训释》等书。包世荣纂《毛诗礼征》而车制失考,陈氏为撰是书。是书大要以《周礼·考工记》为

  • 勉庵说经

    十卷。清齐祖望(生卒年不详)撰。祖望字望子,号勉庵,广平(今河北省鸡泽县)人。康熙九年进士,官至南安府知府。除此书外,还著有《素心堂集》、《增补洗冤录》等。此书包括《读易辨疑》、《尚书一得录》、《诗序

  • 鬼谷子

    又名《玄微子》,一卷。旧本题鬼谷子(生卒年不详)撰。鬼谷子姓名、里居不详,战国时隐颍川阳城之鬼谷,故以为号。《史记·苏秦传》云:“苏秦东师事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刘向、班固整理古籍,并未著录《鬼谷

  • 伤寒论注 伤寒论附余 伤寒序例新注 读伤寒论心法 迥澜说 时节气候决病法

    《伤寒论注》六卷,《伤寒论附余》二卷,《伤寒序例新注》一卷,《读伤寒论心法》一卷,《迥澜说》一卷,《时节气候决病法》一卷。清王丙(生卒年不详)撰。王丙字绳孙,号朴庄,吴县(今属江苏)人。贡生,幼年聪敏

  • 牖景录

    二卷。明徐三重(生卒年不详)撰。徐三重字伯同,松江华亭(今上海)人。万历进士,官刑部三载,谢病归,家居四十余年。徐三重自幼嗜学,践履敦笃,以考亭为宗,嘉言懿行,远近奉为楷模。著有《庸斋日记》、《信古余

  • 秘古阁帖

    四卷。清孙椿年辑。第一卷所收汉代黄琼、冯谭,东晋明帝,梁武帝,唐太宗,陶弘景。第二卷收唐代释怀素、杨凝式。第三卷收宋代朱熹。第四卷收元代赵孟頫。宋代大书家米芾曾有言:白首阅书,无魏墨迹。可见在北宋时魏

  • 周易蛾术

    七十四卷。清倪涛撰。倪涛字崐渠,钱塘(今浙江余杭)人。此书在每卦中分尚辞、尚变、尚象、尚占四类,各采录旧说而加以发明,所以又叫《周易四尚》。其讲义理多以程《传》为主。其言象占则遵循马、郑、荀、虞之说,

  • 春秋详说

    ① 三十卷。家铉翁(生卒不详)撰。家铉翁字则堂,眉山(今属四川)人,宋元之际经学家。宋时以荫补官,后赐进士出身,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至,丞相檄告天下守令以城降,铉翁独不签名。宋亡不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