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越缦堂诗话

越缦堂诗话

三卷。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生平详见《白华绛柎阁诗集》辞目。是书论诗不标榜宗派,认为学诗之道必不能专一家限一代,凡规矩模拟者,必其才力薄弱,中无真诣。主张内有所蓄,同时广泛向前人学习,“汰其繁芜,取其深蕴,随物赋形,悉为我有”。所论多同时代诗人如龚自珍、魏源等,故往往言简意赅,下语准确,足资参考。此编多为辑自《越缦堂日记》手稿者。原于1924年北京浙江公会影印,但因故影印不全。1925年蒋瑞藻辑同治二年(1863)至光绪十五年(1889)已刊《示稿》及《绍兴公报》、《古学记刊》、《文艺杂志》、《文艺丛书》中作者评论诗歌之文,汇编为上、中、下三卷,名为《越缦堂诗话》,于1926年由商务印书馆铅印,线装二册。全书采用编年体,共一百六十余则。卷首有编者蒋瑞藻所作序言。

猜你喜欢

  • 古今楹联汇刻

    十二卷。清吴隐辑刻。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收明至近代楹联三百余通。先以摄影缩小后上石。每联前各刘书者小传。俞越题跋说,古无楹联,宋以来稍有见者,至明乃盛,近世以来多有集古碑帖为联,而集联为帖,则

  • 三观义

    二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三观义》一书,是智析广本维摩玄义而成,共有二万余言。此书先分别培智,称之为四种十二因缘所生之法。次正解释中,开为七重,即:辨三观名,辨三观相

  • 西湖佳话古今遗迹

    见《西湖佳话》

  • 石钟山志

    八卷。明王恕编。案当时有二王恕。一为三原(今陕西咸阳)人,明史有传。一即此王恕,江西湖口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至广东布政司参议。其生卒年不详。湖口有上下石钟山,即苏轼作记者。王恕以其为邑之名

  • 河北采风录

    四卷,清王凤生撰。王凤生,号竹屿,安徽婺源漳溪人。王凤生诰授中宪大夫,历任河南河北兵备道,前归德府知府等。道光五年(1825)署嘉兴府同知,奉特旨调往河南监催要工。王凤生初任,即访州县,令各州县将其河

  • 甘泉乡人稿

    二十四卷。《余稿》二卷。清钱泰吉(1791-1863)撰。《年谱》一卷,钱应溥撰。钱泰吉,字辅宜,号警石,又号深庐先生,江苏嘉兴人;钱应溥系钱泰吉之子。钱泰吉以廪贡为海宁州训导近三十年,与其兄仪吉(号

  • 虞氏易象考证

    二卷。清纪磊撰。三国易学家虞翻曾依经立注,以阴阳消息、六爻、发挥、旁通、升降、上下为宗,创虞氏逸象。后人多有搜集和订正者。清代惠栋所著《易汉学》辑虞氏逸象三百三十一事,张惠言所著《周易虞氏义》辑四百五

  • 易通释

    ① 二十卷。清焦循撰。此书系《雕菰楼易学》三种之一。焦氏治易有三术,即旁通、时行、八卦相错,实测经文传文而发明之。其于数之比例求易之比例,而经文传文尽通,故撰《易通释》二十卷。此书举经传之文相互引证,

  • 好云楼初集

    二十八卷。首一卷。清李联琇(1820-1878)撰。李联琇,字秀莹,号小湖,江西临川人。道光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讲学士、福建学政、大理寺卿、江苏学政。曾主讲江南钟山书院。《好云楼初集》系作者自

  • 西沤全集

    十卷。《外集》八卷。清李惺(?-约1863)撰。李惺,字伯子,别号西沤,四川垫江人。嘉庆丁丑进士,官翰林院检讨,迁国子监司业,调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乞养归课后主锦江讲席二十年,后与一道士遍游山水。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