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道德真经取善集

道德真经取善集

十二卷。金李霖(生卒年不详)撰。李霖,字宗傅,金饶阳(今属河北饶阳)人,精研老氏之学。撰有《道德真经取善集》。李霖认为性命兼全、道德一致,赞同司马光“道德连体,不可偏举”的看法,坚持道德合而为一,不可分而为二的观点。他称赞《老子》具内圣外王之道,是群言之首,万物之宗。认为前人注解多不能把握老氏全体,各随己见,互有得失。因此会聚诸家之长,并叙己意,以得老氏之道。《道德真经取善集》前有李霖自序,述其撰集之旨。释文集严遵、河上公、王弼、唐玄宗、成玄英、司马光、李畋等数十家注疏之精华,取材丰富;其所述己意,平允畅通。该书所裒众说,原本今已有亡佚,赖此书得以存其麟爪,虽未录全书,亦尤为可贵。现存明《道藏》本。

猜你喜欢

  • 山东图书馆书目

    九卷。袁绍昂编。袁绍昂,生平不详。该馆曾经购入海源阁若干书籍,是为其馆藏书目。四部各列一卷,群经合刻、诸子合刻各置二部之首,除设石经外,依照《四库》的分类编排,顺序稍有变化。每书记书名、卷数、撰者、版

  • 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

    三百二十卷。清奕诉、世铎等奉敕编修,陈邦瑞等总纂。为清廷镇压陕西、甘肃、新疆回民起义的上谕及奏疏汇编。对西北回民起义的始末、清政府镇压起义的军事部署及具体经过、清军击败阿古柏的侵略等均有记述。如清廷命

  • 颍川语小

    二卷。南宋陈昉(生卒年不详)撰。陈昉字叔方,号节斋,温州(今浙江温州)平阳人。以父任荫补得官,历任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等。卒谥清惠。此书主要考究典籍异同、朝廷掌故等,与洪迈《容斋随笔》体例十分相似。其

  • 防海新论

    十八卷。原题布希理哈撰,英国傅兰雅口译,金匮华衡芳笔述。希理哈始末不详。傅兰雅(1839-1928)为英国传教士。咸丰十一年(1861)被英国圣公会派至香港担任圣保罗书院校长。同治二年(1863)被清

  • 东书堂集古法帖

    十卷。明周有敦(生卒年不详)摹。周有敦,博学工于文词,善书画。此帖取材于宋淳化《绛帖》与《秘阁续帖》,同时又增入其它宋元墨迹;其中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为分卷标志。该帖中小楷及

  • 医学汇海

    三十六卷。清孙德润(生卒年不详)撰。孙德润字慎之,号笠山,丰润(今属河北省)人。因病而学医,历时三十载,颇有心得。著有《脉法统综》等书。此书为孙氏摘录历代医书基础理论及临床各科内容,分门别类整理而成。

  • 唐词纪

    十六卷。明董逢元撰。董逢元字善长,江苏常州人,生卒年不详。本书共十六卷,成书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虽以唐词为名,而五代十国之作占十分之七。因时代既近,末派相沿,往往皆唐之旧人,无法截然分断。本书

  • 浔州府志

    七十六卷首一卷,清孙世昌修,光昭纂。孙世昌,字少兰,安徽桐城人,进士,道光元年(1821)任浔州知府。光昭,道光五年(1825)任浔阳书院主讲。浔州府志,明戴金修志之前已有,康熙七年(1668)张尔翮

  • 永春州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郑一崧修,颜铸等纂。郑一崧,乾隆末年任永春州知州。永春州志可考者始于明万历四年。其后曾数修。郑一崧任县令后,以旧志多有不足处,又设局重纂,终成此书。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印。共十

  • 养蒙集

    十卷。元张伯淳(1242-1302)撰。伯淳字师道。崇德(今属浙江)人。宋末举童子科。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授杭州路教授,大德中拜翰林侍讲学士。著有《养蒙集》。此集又称《养蒙先生文集》。乃其子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