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邃雅堂学古录

邃雅堂学古录

五卷。清姚文田(1758-1827)撰。文田字秋农,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经学家。嘉庆四年状元,由翰林院修撰累官礼部尚书,数督学政,革除陋例,斥伪体,拔真才,典试号得士。持己方严,通达治体,不为激亢之行,议论尤平易近人。曾上书建言贵农重粟,尚德省刑。治学尊崇宋儒,所著则究心汉学。博综群籍,兼谙天文占验。时人称之为康熙朝李光地。卒谥文僖。除本书外,还著有:《春秋日月表》五卷、《四书琐语》一卷、《说文校议》三十卷、《说文声系》三十卷、《说文解字考异》三十卷、《古音谐》八卷、《四声易知录》四卷、《偏旁举略》一卷、《后汉郡国志校补》一卷、《邃雅堂文集》十卷等。本书卷一是《学易讨原》,共十二原。其原图原书均本于数,意亦犹人。原筮法认为有人怀疑左氏多出傅会,愚意以为此事的有无,距今已数千载,不敢臆定。但如果古代没有此法,左氏是不可能凭空臆造的,而且后世如管辂、郭璞之辈,尚能极数知来,足见三代占法未亡。一定要说没有此人,也未敢遽言。何况左氏对于梓慎言水,裨灶言火,都特别著明其不灵验,怎么会是任数而好奇之人呢?这一持论颇为明通。卷二是《颛项历术》,卷三是《夏殷历章蔀合表》,卷四是《周初年月日岁星考》,都是专家之学。卷五是《春秋经传闰朔表》,卷首称:“予既深知杜、顾两家之失,幸赖僖五年、昭二十年两日南至,传有明文,即据此以为本,推算前后长至,布为定率,复取经传分年条系,去其传写有讹舛者,然后二千三百余年之历法灿然复明,亦古今一大快事矣”。表后又说:“以上经传月日有确知其误者,已分系于各年之下,其或由三正不同,或由传写错误,今更不能臆定,备录于后俟考,凡四十七条”。可见其治学既十分自信,也宁肯缺疑,不强作解人。有《邃雅堂全集》本。

猜你喜欢

  • 尚书小札

    二卷。清郭梦星撰。郭梦星字西恒,山东潍县人,晚清学者,以举人养亲不仕。郭梦星好读书,且随时做札记。本书对于《尚书》之今、古文不甚分别,但对于晚出的《古文尚书》也颇怀疑其伪。如郭梦星认为,《大禹谟》则是

  • 东莱诗集

    二十卷。宋吕本中(1084-1145)撰。吕本中原名大中,字居仁,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吕云著之曾孙,人称东莱先生。绍兴进士,官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因忤秦桧被罢官,后提举太平观。卒赐谥文清。其诗法出

  • 史裁

    二十六卷。明吴士奇撰。士奇字无奇,歙县(今属安徽省黄山市)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卿,生卒年不详。该书随意抄录史文,上自《春秋》,下迄《元史》,杂采旧论,间以己意。有陈邦瞻、吴勉学

  • 急救仙方

    六卷。不著撰人。《四库全书》辑自《永乐大典》,断为宋代之作。此书卷一为背疮治法,对莲子发、蜂窠发、散走流注发、肾俞发、肾俞双发及胛痈、右搭肩发、左搭肩发、对心发及发背两头等诸名目一一讨论,各论其证之形

  • 周易本义述蕴

    四卷。清朝姜兆锡撰。姜兆锡字上均,丹阳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举人。乾隆初年被推荐充任三礼馆纂修官。该书取名“述蕴”是因为取《通书》“圣人之精画卦以示,圣人之蕴因卦以发”之义。其大旨则严格遵守朱子

  • 月令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

  • 春秋至朔通考

    二卷。清张冕撰。张冕,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精于天文历法,著有《春秋至朔通考》、《春秋初年岁星行表》、《春秋日食星度表》、《春秋日表》。《春秋至朔通考》一书对春秋时的冬至和朔日详加考证。该书有清嘉庆时

  • 诗识名解

    十五卷。清姚炳撰。姚炳字彦晖,钱塘(今杭州市)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此书亦以鸟兽草木分列四门,故以多识为名。其稍异诸家者,兼以推寻文义,颇及作诗之意尔。然孔子言鸟兽草木本括举大凡,譬如史备四时,

  • 苇间集

    五卷。清姜宸英(1628-1699)撰。姜宸英字西溟,号湛园,浙江慈溪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时已年届七十。廷试为帝所赏识,擢置第三,授翰林院编修。后充顺天乡试副考官。因事被人攻讦,正考官李

  • 自警编

    九卷。宋赵善璙(生卒年不详)撰。赵善璙,宋太宗七世孙,家于南海(今广东广州)。端平(1234——1236)中曾任江州知州,其余事迹不详。此书主要编辑宋代名臣大儒嘉言懿行可为法则者。全书共分学问、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