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释名疏证

释名疏证

八卷。清江声为毕沅撰,署毕沅名。江声(1721-1799)字涛,后更字叔沄,晚年号艮庭,学者称艮庭先生。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师事惠栋。精《古文尚书》、《说文》之学。一生不事科举业,晚年赐六品顶戴。尚著《尚书集注音疏》十二卷、《六书浅说》一卷、《论语俟质》三卷等。毕沅(1730-1797)字湘衡,一作缃衡,或作纕蘅;一字弇庵,或作弇山;号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县)人。从沈德潜、惠栋游。乾隆十八年(1753年)举人,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历官陕西巡抚、湖广总督、兵部尚书等职。吏治之余,究心经史。书室名经训堂。著《墨子校注》十六卷等多种。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卷七曰:“秋帆以《释名》二十七篇,俗本流传,鲁鱼豕亥,学者不察,转生驳议,因取经传子史有与是书相表里者,援引以为证佐,又取唐宋人诸书有引及是书者,荟萃以相雠校。表其异同,正其舛谬。并益以《释名补遗》及《续》焉。其于刘氏之书,校核精审,诚为善本,自此学者易以循诵。惟所为疏证太略,前不及戴东原(震)《方言疏证》,后不及王怀祖(念孙)《广雅疏证》之详耳。又此编既成,江叔沄(声)拟以篆书付刻,秋帆欲仍昔贤之旧观,示来者以易晓,故依前隶写。其后复加删改,始俾以篆文写刊一本,然不若仍以隶写之为得也。前载成国原序,及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秋帆疏证序。卷首题曰:汉征士北海刘熙撰。秋帆序中考证成国为汉末人云。”是书有《经训堂丛书》篆书、正书两本,广州书局有重刻本。二种文本并附《释名补遗》及《续释名》各一卷。正书本中毕氏序作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序称:“暇日取群经及《汉书》注、唐宋类书、道释二藏较之,表其异同,是正缺失,又益以《补遗》及《续释名》二卷。凡三阅岁而成。复属吴县江君声审正之“云云。篆书本中毕氏序作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序称:“《释名疏证》刊印寄归,属江君声审正其字,江君谓必用篆文字乃克正,请手录之,别刊一本。余时依违未许,既而覆视所刻,辄复删改,适江君又以书请,遂以删改定本属之钞写。并述前序未尽之意,复为序以诒之”云云。然则篆文之本乃其定本,与正书之本稍有不同也。所附《补遗》辑录群书所征引而为今本《释名》所无者,所辑《释爵位》,今本阙。《续释名》有《释律吕》、《释五声》两篇,为续广刘熙原书者,体例仿杭世骏《续方言》。

猜你喜欢

  • 读孝经日记

    一卷。清潘任(详见《郑注孝经考证》)撰。该书所记至五孝章而止,未竟全书。所援据古义,非常详尽完备。主要观点有:(1)断定孝经为孔子作;(2)断定郑氏解确为康成(即郑玄)作;(3)认为孝经古有章名;(4

  • 会稽郡故书杂集

    八种,十卷。周树人(即鲁迅)编。丛书收会稽先贤遗著八种,内容多关风土人物。如三国吴谢承《会稽先贤传》一卷,所记诸人事,多史书之佚文,对《后汉书》等史书多有补正。其他著作为:晋虞预《会稽典录》二卷附《存

  • 剑侠传

    二卷。旧本题为唐人撰,不著撰人名氏。其书凡三十三篇,皆古今剑侠之事,其采自《太平广记》第一百九十三卷至一百九十六卷豪侠一门者,计十九篇,皆唐代事,内只扶馀国主篇,亦可属隋。所不采者,如老人化猿篇为越事

  • 仪礼蠡测

    十七卷。清韦协梦撰。生卒年不详。协梦字云吉,安徽芜湖(今安徽省东南部)人,乾隆甲午举人,官知县。协梦曾经搜集郑注、贾疏以及朱子、黄干、杨复、敖继公诸家学说,刻成《集解》一书,随后因为征引太繁,省略作《

  • 左传器物宫室

    一卷。清沈淑撰。详见《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条。

  • 群书纂粹

    八卷。旧本题明徐时行(生卒年不详)编。徐时行著有《书经讲义会编》。本书采摘诸家议论之文,分类纂辑,以备策论之用。不足以称著述。

  • 万泉县志

    ①八卷。清瞿亮邦纂修。瞿亮邦字敬六,江苏常熟县人,出身例贡,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万泉知县,四十七年(1708)升任中书科中书。考万泉县志,始修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符嘉训,续修于顺治十七

  • 河工蠡测

    不分卷。清刘永锡撰。清刘永锡,字我彭,号竹村,宁海人。乾隆举人。阅历河干二十余年。此篇则其经验及见闻所集。清钞本。不分卷,分为十门:二难、四要、三急、五备、六宜、五忌、四慎、二禁、四约、三信。此编所论

  • 凤凰台记事

    一卷。明马生龙撰。马生龙,三湘人。《江宁府志》艺文中,罗列关于金陵事实诸书不下数十种,但不载此书,故知此书者较罕见。是书所纪多为明洪武建都事,至明中叶流寓金陵者。其中载筑京城用石灰秫米粥固其墙。又载宫

  • 春秋四传纠正

    一卷。清俞汝言(详见《春秋平义》)撰。康熙十五年,俞汝言《春秋平义》始脱稿,复于此年夏续作此书,以综括《平义》之大旨。此书摘录《春秋》三传及胡安国之失,随事辨正,分为六类:一曰尊圣而忘其僭,计八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