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重修嘉鱼县志

重修嘉鱼县志

①八卷,续增一卷。清张其维撰。张其维,字德隅,山西蒲县人,举人,官嘉鱼知县。康熙十年(1671)县令李元震修嘉鱼县志,以前诸志,皆较略于李志。张其维莅任六年,奉修邑志之令,搜罗旧志,延李懋泗等人依据李志,重加编辑,于乾隆二年(1737)刻印,卷数比前志增加十分之六。封疆一门,载道里远近,详今昔名称。沿革形胜、山川古迹,切实而著明。赋役,条例前志繁多,制度不一,故用新制,细加说明。户口增减、积贮多寡,详明而显见。风土,以风俗醇醨,物产丰歉,察其源流详载。秩官、选举,以贤宦继起,名儒代兴,证其事实罗列。人物志中,将贤远、孝义、逸士、列女分类别入,采访无遗。艺文志中,将名宿诗文,择其关国计民生或题及山川名胜,如陶冶性情、吟风弄月之篇,虽有佳作概不采录。于释志者流,附见于外志,以备观览。② 十二卷。清钟傅益修,俞焜撰纂。钟傅益,福建武平人,副贡,官嘉鱼知县。俞焜,顺天人,出身举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县令汪云铭重修后,历四十余年,至咸丰间,迭遭兵燹,嘉鱼首当其冲,其间事迹纷更,邑志不修,无从采录。同治三年(1864)兵燹初平,各州县奉檄编订邑乘,汇集以修省志。钟傅益搜求旧本,延俞焜等人分任纂修采访,取汪志参酌损益,至同治五年(1866)刻印。总纲序目排纂,自封域至外志,仍前编之旧。图考于卷首之中,取置卷一。分目自星野迄土产,无改易。如官师、宦绩、科第、贡监,月异而岁不同,贤达、逸士、孝义、列女,乱中屡见迭出,几经搜罗,各以类从,此志较前志增十之四五,于穷乡僻壤之中,遗漏不传者寡。艺文、杂体两志,增录者疏记类多,诗赋类少,不求文字之工,而重叙事之实。此志一遵前志,因革损益之处,体例如出一辙。

猜你喜欢

  • 宝树堂遗书

    三种,七卷。清郭梦星(详见《尚书小札》)。遗书收《尚书小札》二卷,本辞典有专条介绍,可参阅。《午窗随笔》四卷,为说经论史之作,其中于历代官制沿革、山川舆地沿变,考证较详;记道光六年平定西域张格尔之谢表

  • 峡云阁存草

    七卷。《后存草》七卷。明魏浚(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魏浚字禹卿,号苍水,福建松溪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魏浚著有《易义古象通》,已著录。其诗本四十卷,

  • 河工蠡测

    不分卷。清刘永锡撰。清刘永锡,字我彭,号竹村,宁海人。乾隆举人。阅历河干二十余年。此篇则其经验及见闻所集。清钞本。不分卷,分为十门:二难、四要、三急、五备、六宜、五忌、四慎、二禁、四约、三信。此编所论

  • 广平府志

    六十三卷。清吴中彦修,胡景桂纂。吴中彦,吴县人,曾任广平府知府。胡景桂,直隶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人,光绪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广平县志,明成化年间知府秦民悦首修,其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清康熙

  • 使黔草

    三卷。清何绍基(1799-1873)撰。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一作猿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次年举进士,选庶吉士,后授编修,历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等职,历

  • 老子注

    ①二卷。汉河上公注。河上公,汉代人,姓名、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老子注》,又称《老子道德经》、《道德真经注》。先秦诸子研究《老子》一书的史料今存甚少,《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中还可散见残文。

  • 论语太史氏集解

    梁太史叔明撰。清马国翰辑。叔明,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吴太史慈后人。少善庄老,兼通《论语》、《礼记》,尤精三玄。每讲说,听者常约五百人。先为国子助教,邵陵王纶喜好其学,出官江州时携叔明前往,叔明在

  • 下武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 襄阳府志

    ①八卷,清杜养性修,邹毓祚纂。杜养性,字敬修,奉天沈阳(今辽宁沈阳市)人,拔贡,官襄阳知府。邹毓祚,湖北远安人,官襄阳府教授。宋郡守高菱创修《襄阳郡志》四十卷。见《宋史·艺文志》。其后正德间下荆南道副

  • 灌园集

    二十卷。宋吕南公(1047-1086)撰。吕南公,字次儒,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宋史文苑传》称其“于书无所不读,于文不肯缀辑陈言。”熙宁中,王氏经义盛行,只有南公度不逐时好。他一试进士不中,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