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针灸大全

针灸大全

十卷。明杨继洲(1522-1620)撰。又名《针灸大成》。杨继洲名济时,三衢(今浙江衢县)人。出身于世医家庭,祖父曾任太医院太医。杨氏少年时攻举子业,屡厄于有司,遂转而承继家业,于嘉靖年任侍医,隆庆二年(1568)任职圣济殿太医院,任医官至万历年间。他精于医理,尤长于针灸,行医数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博采针灸文献,颇有医名。在医疗之余,整理家传医技,集辑众家医书,参合诸家学说,引录《内经》、《难经》有关针灸经文,加以注释,结合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编成此书。全书共三十六万余字。于万历八年(1579)开始刊刻,至万历二十九年(1601)历经二十一年,才刊成问世。卷一论述针灸源流,引录《内经》、《难经》有关针灸经文,并加注释。对自《内经》、《难经》而下,至《资生经》、《十四经发挥》等二十余种医学著作的成书、作者、内容特点等作了简略介绍,并指出本书是“总辑以上诸书,类成一部”;卷二、卷三为针灸歌赋。从经脉循行、各经穴位名称和取经方法,一直到针灸要领、临证取穴皆有记载,有很多可取之处。其中的“标幽赋”、“四总穴歌”、“行针指要歌”、“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等皆为大多数针灸医所称道。卷后附有杨氏考卷(等)四则,计有“诸家得失策”、“头不多灸策”、“穴有奇正策”、“针有深浅策”。其中论述精到,颇有见地,发前人之未发,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思想;卷四为针法。篇中收集了《内经》、《难经》、《神应经》有关补泻手法的论述,还罗列了后世各家的补泻手法,资料丰富,基本上反映了针灸补泻手法的发展。卷中亦论述了头、背、胸、腹部的骨度,对临床点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杨氏问答三十余则,多为杨氏多年的针灸心得之谈;卷五为十二经井穴、五俞穴、子午流、灵龟八法。介绍了十二经脉病证治疗的“原络配穴图”;卷六、卷七为十四经脉及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针刺深浅、主治病证等,并引用《内经》、《难经》、《明堂》等文献加以说明。全书共载穴位三百五十九个,其中单穴五十一个,双穴三百零八个;卷八为诸证治法,论述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常见病针灸治疗。主要采用《神应经》,分门别类,罗列详细。共分二十三门,所列病证五百余种。专题论述了中风、伤寒治法,附列“”、“寒”、“腹痛”等三十余种杂病治法;卷九为治证总要、东垣针法、名医治法和灸法。其中“治证总要”一百五十余条,简明扼要,切合实用。附杨氏医案三十余条,脉证俱全,有理有法;卷十为陈氏小儿按摩经。为迄今最早的小儿按摩专书。全书以《内经》、《难经》为源,历代诸家之说为流,全面总结明以前针灸学的经验与成就。内容丰富,别具特色,颇为后世医学家推崇。流传广泛,在我国针灸发展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并传到国外,其全部或部分已被译成法、德、英、日等国文字。然此书亦有不足,如议论较为繁冗,编次较为杂乱等。有万历二十九年(1601)刻本,光绪六年(1880)扫叶山房刻本,197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幸跌草

    三卷。清黄百家(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百家字主一,是黄宗羲之子。浙江馀姚人。本集计有杂文二十篇。其序《卢氏春秋三传纂凡》谓《春秋》本旨皆显以示人,并无暗藏机括,使人如猜谜射覆者,深得圣人作《春秋》

  • 注解正蒙

    二卷。清李光地(1643-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累官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著有《周易观彖》,已著录。《正蒙》宋张载著,九卷。取《易》“蒙以养正”之文,故称《正蒙》。其书本

  • 周易荀氏九家

    三卷。清张惠言撰。张氏谓:“九家或云即淮南九师,或云荀爽集古易家凡是,皆非是。”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著录有《荀爽九家集注》十卷,因荀爽为主,故称荀九家,张氏以为荀氏九家即六朝人说荀易者,凡九家。学者

  • 孔天征文集

    清孔尚典(约1675前后在世)撰。孔尚典,字天征,号汶林,江西新城人。生卒年不详,顺治时为岁贡生。著有《孔天征文集》。据《新城县志》载“孔尚典有文集数卷”,系由其老师魏禧所评定。今此本大致二册,诗文杂

  • 蓉川集

    七卷。明齐之鸾(1483~1534)撰。齐之鸾,字瑞卿,号蓉川,桐城(今属安徽省)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改庶吉士,授刑部给事中,迁兵部左给事中,后历山东副使、河南按察使。著有《蓉川集》。是集凡

  • 刘子易■

    五卷。明刘伯生撰。此书只题《刘子易屩》,而不著作者名称、官职。前有一序,末署“万历庚辰冬十月辛亥弟伯燮顿首书”,由是知作者为刘伯燮之兄。此书不载于《明史·艺文志》,唯传是楼书目称,明刘伯生撰。《湖北通

  • 公羊问答

    二卷。清凌曙撰。凌曙著有《仪礼礼服通释》、《礼论略抄》、《春秋公羊礼疏》、《公羊礼说》、《四书典故核》、《群书答问》、《春秋繁露注》等。《公羊答问》是对《公羊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大体上以何休《春

  • 孟子正义

    ① 十四卷。东汉赵岐注,题为宋孙奭疏,实不可信。朱熹《语录》以为是南宋邵武士人伪托孙奭所疏,并且称“蔡季通识其人”。邵武旧属闽,士人是对年纪大的儒生的一般称谓,但后人多方推求,终于难以确定作伪者为何人

  • 小重山房诗续录

    十二卷。清张祥河(1785-1862)撰。张祥河,字诗舲,甘肃华亭人。嘉庆举人,官至布政使、巡抚、刑部左侍郎。其人五岁入家塾,十二岁学诗,喜为古今体诗。致仕后宦迹几遍天下,历观山川名胜,辄以歌咏道其胸

  • 庶物异名疏

    三十卷。明陈懋仁(生卒年不详)撰。陈懋仁著有《年号韵编》。此书汇辑古今物名之异者。并为之作笺疏。共二千四百五十二名。分二十五部。此书舛误之处亦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