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长治县志

长治县志

①八卷。清于公胤、姜宣纂修。于公胤字星沙,湖南善化县(今长沙)人。副贡生,顺治十八年(1661)任长治县知县,后升刑部主事。姜宣字西岩,湖北武昌县(今属武汉)人,进士出身,康熙八年(1669)任长治知县。按长治县志,始成于明嘉靖中,百余年间,无人续修,此书纂于康熙六年,未之梓而公胤离去,越六年,知县姜宣始为刊行。《长治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此志拾摭颇繁,尤详于藩邸幕佐之事,体裁尚为雅正,精备可读。②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九龄修,蔡履豫纂。吴九龄字景文,江苏沐阳人,出身贡生。乾隆二十三年(1758)任长治县知县。吴九龄莅任后,适大旱民饥,劝谕富民,各出米粟,于城乡设厂八处,平粜减市价之半,董以绅士,钱归米主,民赖以安,重建文庙及节孝祠,三十八年(1773)升广西梧州知府。《长治县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此编凡采撷资料,先稽之于成案,次准之于碑文,得之于访闻者,必广为咨询,以求其实。故利民济世资料较多。此志详细记载了从明到清潞绸的织机数,绸的产量、品种、花色,其中记述了顺治十七年织绸机户焚机罢市的事迹,又记载了全县一百五十余座煤窑的产煤情况,特别是《革里煤碑记》一文,成为山西煤炭史上的重要文献,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事迹篇中,详细记载了紫金梁、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入潞事迹,有一定参考价值。③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桢、马鉴修,杨笃纂。李桢字干臣,贵州江口县人,出身举人,光绪五年(1879)任长治县知县。马鉴,桂林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任长治知县。杨笃详见光绪《山西通志》。邑志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重修后,又已百余年未续修。光绪五年(1879),李桢适奉纂修县志之檄,邀集绅耆,设局采访,是时事属初举,经费无出,县志未成编。继任知县徐德纯、蔡世佐,虽编纂既列,规模粗具,或以经费不足中缀,或以莅任未久去其官,因循十余年,而尚未告劂成功。光绪十八年(1892),知县自昶重振其事。旧稿之纲领甫挈,而又调任洪洞。后任马鉴又为赓续订证,始付锓梓,终成志。《长治县治》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全书八卷首一卷末一卷,卷首有疆域图、四乡分图、山川图、城池图、街道、祠庙图、衙署、文庙图和八景;分为:卷一表:地表、晷度表、封爵表、职官表、选举表;卷二志:地理志;卷三建置志、祠祀志、学校志、赋役志;卷四艺文志、金石志;卷五传:史传、集传;卷六列传;卷七循政传、列女传;卷八记:大事记、风土记、杂记。卷末有捐资姓氏、跋。此志体例精核,记载详尽,为清代方志之佳作。其特点有四,一十分重视“图”、“表”,绘图用计里开方之法,绘表仿司马迁《史记》之法,旁行钭上,条分件系,整比年月,图表相辅,记载清晰;二艺文采用《吴郡志》例,诗文散载各门之下。采用旧籍,则详加注明;三誉抄之法,亦予重视,何者顶格,何者低格,均有严格规定;四艺文志下,列历代乡先辈之著述,并分经史子集四部,查阅十分方便。此编尚有民国修补重印本流行本。

猜你喜欢

  • 陆机晋纪

    一卷。惠帝起居注,一卷。清汤球辑。陆机(261-303),字士衡,西晋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初仕吴为牙门将,后任晋太子洗马,著作郎等职,有《陆士衡集》。该书原四卷,记晋宣帝(司马懿)、景帝(

  • 孝经后氏说

    一卷。后苍撰。清马国翰辑。后苍字近君,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生卒年不可考,西汉经学家。兼通《诗》、《礼》《孝经》,尤以《礼》名家,武帝时立为博士,官至少府。著作有《后氏曲台记》、《齐诗后氏传》、《

  •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不分卷。清刘文淇(详见《左传旧疏考正》)撰,子毓崧(1818-1867)、孙寿曾(1838-1882)续撰。文淇祖孙三代都是著名经学家。毓崧字伯山,一字松崖,道光二十年(1840)优贡生。传父《左传》

  • 史汉文统

    十五卷。明童养正(生卒年不详)编。童养正字圣功,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是集序称丙子,凡例称竣于乙亥,均不著年号。卷端有王思任鉴定字,凡例中又称张采,则为崇祯八年(1635)、九年。凡“史记统”五卷,为

  • 徽言

    一卷。北宋司马光编。司马光生平事迹详见《温公易说》。此书为司马光手抄诸子史集精语,置诸座右以自警。主要摘取《国语》、《孔子家语》、《韩诗外传》、《孟子》、《荀子》等书。每条之下间有题识数字,结尾又列准

  • 汉书音义

    三卷。隋萧该撰。清朝臧镛堂辑。萧该,兰陵人,梁时鄱阳王萧恢的孙子,少年封侯,后来梁荆州失陷,到长安,拜国子博士。《隋书·儒林传》有记载。臧镛堂又名臧庸,字在东,号西成,江苏武进人。嘉庆十六年卒,享年四

  • 桂阳石洞记

    一卷。清彭而述撰。彭而述,字禹峰,南阳人。明崇祯间进士,任阳曲知县。清代官至云南布政使、贵州巡抚。所作诗文,皆雄奇峭拔,著有《读史亭诗文集》。康熙初年,任上湖南道、湖南提学等职,是记为此两任之间游记。

  • 示儿编

    也称《履斋示儿编》。二十三卷。南宋孙奕(生卒年不详)撰。孙奕字季昭,号履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事迹不详。仅据书中第十卷称绍熙丁巳(当为庆元丁巳,1197年)三月,侍宴春华楼,听到大丞相周益公议

  • 安吉施氏遗著

    七卷。清戴翊清、朱廷燮合辑。戴翊清,字竺青,乌程(今浙江省嘉兴)人,生卒年不详;朱廷燮字莲夫,归安(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二人将其亡友安吉施寿民及其子施旭臣所著诗文五种即:《静学庐遗文》、《静学

  • 熊南沙文集

    八卷。明熊过(生卒年不详)撰。熊过,字叔仁,四川富顺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礼部郎中。熊过与陈束等有“嘉靖八才子”之称。著有《周易象旨决录》、《春秋明志录》。是集乃隆庆戊辰(1568),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