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闻喜县志续

闻喜县志续

四卷。清陈作哲修,杨秀深纂。陈作哲详见光绪《闻喜县志斠》。此书性质与上两书不同,《闻喜县志斠》乃斠勘闻喜旧志讹误;《闻喜县志补》乃补乾隆三十一年知县李遵唐本之缺载者,追补其后。《闻喜县志续》光绪六年(1880)刻本。此志乃专续增李遵唐本而作。各条记述极为严整。如续人物类,每为一人作传,必根据某人墓志或家传。象刘鹏,正文后即注明刘氏家传四子,谱以表其志人物有实据。然无实据者,则多方采访,简缀数言以存其人,而文后又必注明采访事略四字。足见纂修者之谨慎。

猜你喜欢

  • 国朝山右诗存

    二十四卷。《附集》八卷。清李锡麟撰。李锡麟字铁船,又字石臣,山西泽州(今晋城)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山右者,山西省之别称,因在太行山之右(西)得名。山右诗自赵懿侯《晋风选》、范彪《西晋诗选》、秦紫峰

  • 五译合璧集要

    二卷。不著撰人。《五译合璧集要》一书,著称于清朝通志六书略馆臣按语中。“五译合璧”指用五种文字即梵文、西番、满、蒙、汉字译一种文体,汇集竺乾译语,以类相从。此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有三十五门,辑四百三十二

  • 安次县志

    十二卷。民国刘钟英,马钟琤等纂修。刘钟英,河北大城县人。马钟琤,邑人。民国三年(1914)东安县改名为安次县,县议会推举刘钟英、马钟琤重修县志。刘、马俩人则取旧志“阙者补之,冗者删之,略者详之,谬者纠

  • 金石古文

    十四卷。明杨慎(1487-1559)辑。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新都(四川)人。正德六年(1511)廷试第一。授翰林修撰。本书上起古初,下迄于汉,皆采金石之文。但真伪错杂,疏漏甚多。如阳虚石室仓颉文、岣嵝

  • 中川遗稿

    三十三卷。明王教(生卒年不详)撰。王教,字庸之,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著有《中川遗稿》,是集乃其子王在阡所编。凡三十三卷。赋二卷,古今体诗十三卷,乐章和诗余一卷,杂文十九

  •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六十卷。宋章定(生卒年不详)撰。章定建安(今福建省建瓯)人,生平事迹亦不可考。唯此书二十六卷中载其曾祖元振为建炎中进士,官广东提举常平。此书作于嘉定己已(1209)。书的体例,以姓氏分韵排纂。各序源流

  • 金石祛伪

    一卷。清陆增祥撰。陆增祥,详见《八琼室金石补正》条。书中著录石刻赝品,自秦及唐共三十四种。其中廌孝禹阙及刘熊残碑,诸家皆无异说。且刘熊碑原石为顾燮光搜访而得,当时尚存于延津学宫中,陆氏认定是赝品,自不

  • 玉搔头

    清李渔(详见《闲情偶寄》)撰。此剧写武宗将朝中之事委托于许进父子,而与江彬微服到大同。临幸妓女刘倩倩,假名威武将军。临别,以玉搔头做为信物,回来途中把它丢失了,为威武将军范钦之女所得。当武宗遣内侍去迎

  • 文体明辨

    八十四卷。明徐师曾(生卒年不详)撰。徐师曾字伯鲁,吴江(今江苏省)人。嘉靖间进士。此书凡纲领一卷,诗文六十一卷,目录六卷,附录十四卷,附录目录二卷。例体取明初吴讷编《文章辨体》而损益之。吴讷书内仅分体

  • 观政集

    一卷。明李濂(1488-1566)撰。李濂字川甫,号嵩渚。祥符(河南开封)人。明代诗文作家。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山西佥事。此集是其正德十年(1515)在京观政时所作,故以为名。共赋二篇,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