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闾丘辩囿

闾丘辩囿

十种,十五卷。清顾嗣立编辑。顾嗣立字侠君,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为康熙壬辰(1712年)进士,迁庶吉士,改补中书舍人,因病致仕。其人博学有才名,喜藏书,尤工于诗。其所居名秀野草堂,极水木亭台之胜,一时名士毕集。性豪善饮,有酒帝之称。曾辑有《元诗选》、《诗林韶濩》,并注《韩昌黎集》、《温飞卿诗》,皆盛行于世。自著有《秀野集》、《闾丘集》等。《闾丘辩囿》为顾嗣立辑刻,汇辑唐王方庆《魏郑公谏录》五卷、元费著《岁华纪丽谱》一卷、唐参寥子(高彦休)《阙史》二卷,元吴莱《南海山水人物古迹记》一卷、元李孝光《雁山十记》一卷、唐杨晔《膳夫经》一卷、唐刘轲《牛羊日历》一卷、元费著《笺线谱》一卷、元费著《蜀锦谱》一卷、元费著《钱币谱》一卷,共十种十五卷。其中《南海山水人物古迹记》、《雁山十记》二书对南海、雁山风物所记甚详,足以稗异闻而考掌故,颇具流传价值。今存本有清康熙间顾氏秀野草堂刊本,写刻精细,堪称善本,藏于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和河南图书馆等处。

猜你喜欢

  • 读孝经日记

    一卷。清潘任(详见《郑注孝经考证》)撰。该书所记至五孝章而止,未竟全书。所援据古义,非常详尽完备。主要观点有:(1)断定孝经为孔子作;(2)断定郑氏解确为康成(即郑玄)作;(3)认为孝经古有章名;(4

  • 缺斋遗稿

    三卷。清傅维森(1964-1902)撰。傅维森,字尹宝,号志丹。原藉直隶南宫(今河北南宫市),先世游幕来粤,因家居番禺(今属广东),遂为番禺人。傅维森选入广雅书院肄业。光绪十七年乡试第一。光绪二十一年

  • 十七史百将传

    见《百将传》。

  • 元晏斋困思抄

    三卷。明孙慎行撰。慎行字闻斯,武进(今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此书乃作者自万历三十八至四十二年(1610-1614)积年抄存,颇多心得,但也不无标新立异之

  • 近思录集注

    十四卷。清茅星来撰。其生卒年不详。茅星来字岂宿,乌程人。康熙间诸生。朱熹《近思录》,宋以来注释颇多,善本甚少,唯叶采《集解》至今盛行。余下注本,有的粗率肤浅,有的解所不必解,而稍费拟议者则避而不注,有

  • 儒酸腐传奇

    二卷。清魏熙元(生卒年不详)撰。魏熙元,字玉岩,杭州(今属浙江)人。举人,曾任桐乡教谕。此传奇共十四出,写了八名府、县儒学教官,或是训导,或是教谕,每人写其一件事,表明这些“冷宦”的甘苦,富有喜剧情味

  • 巢氏病源

    见《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 诗观集

    三十九卷。《闺秀别集》二卷。清邓汉仪(生卒年未详)编。邓汉仪字孝威,江苏泰州人。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儒,时已年迈,与孙校蔚,傅山等同被授为中书舍人,放归。约活动于清顺治、康熙年间。年轻时曾

  • 声位

    一卷。清林本裕撰。详见“等音声位合汇”。此书似无单行本。

  • 文章指南

    五卷。旧本题为明归有光(1506-1571)编。归有光字照甫,又字开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长兴令,官至南京太仆寺卿。晚年以穷乡老儒与“后七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