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阅藏知津

阅藏知津

四十八卷。明代释智旭编撰。智旭生平事迹详见《灵峰澫益大师宗论》辞条。《阅藏知津》一书,为目录体佛学之书。自明崇祯八年至清顺治十一年(1635-1654)历时二十年成书。编撰此书的目的在于使阅读藏经的人都能“达其旨归,辨其权实”,不至于附于书海云雾之中。使之“品中事理大概,使人自知纲要”。智旭从三十岁就发心阅藏,潜心钻研,志写一部阅藏目录工具书。他先后住龙居、九华、霞漳、温陵、幽栖、石城、长水、灵峰寺八地历经二十个春秋付梓劳苦,随阅随录而成此书,实现了他“俾未阅者知先后所宜,已阅者达权实所摄,义持者可即约以识广,文持者可会广以归约”之心愿。本书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卷为总目,后四十四卷为各书提要。总目所收典籍共一千七百七十三部。在经、律、论、杂四藏中。经藏部分收大乘经九百七十六部(其中《华严》二十九部,《方等》显密合有七百八十八部,《般若》二十八部,《法华》十五部,《涅槃》十六部)。小乘经收目二百一十一部,大小乘经共为一千一百八十七部。律藏部分收大乘律三十部,小乘律六十一部,另附疑似杂伪律一部,共为九十二部。论藏部分收大乘论的释经论七十一部(西方三十三部,中土三十八部),宗经论一百一十八部(西方一百零四部,中土十四部),诸论释三十二部(西方十一部,中土二十一部)。小乘论四十七部,大小乘共二百六十八部。杂藏部分收西方撰述四十八部,附外道论两部,疑伪经一部,共为五十一部。中土撰述,计忏仪十部,净土四部、台宗十五部、禅宗二十二部、贤首宗十部、慈恩宗三部、密宗三部、律宗五部、纂集十二部、传记十二部、护教十六部,音义三部、目录十二部、序赞诗歌三部,连同应收入藏的四十六部,共为一百七十六部。本目所收各书均出于明刻南、北藏。后四十四卷提要部分,依总目次第,于每一部类开端有一简单总述,说明该部性质或分部原因。于每一种书,先注明卷数,在南、北藏函号和译著人名,再要略说明其内容,列其品题并品中事理大概。此外此书还附加有作者的按语,按语约分五类,旨在说明:一重译的巧拙和异同,二指出宜于流通,三指出与疏钞的关系,四说明疏钞制作的轨则,五予以批判。本书分部编列,是对全藏具有重新编目的用意。故对后世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如日本弘教书院排印《缩印大藏经》即采用它的组织形式,中国杨仁山居士手订《大藏辑要目录》以及上海排印《频伽藏》也都依照了它的分类法。可见,《阅藏知律》是一部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目录工具书。现见载版本有金陵刻经处刻本,清康熙三年(1664)夏之鼎刻本,康熙四十八年(1709)朱岸登刻本。另外日本有天明二年(1782)刻版二十卷本,还有四卷的总目单行本。

猜你喜欢

  • 四书蠡言

    七卷。清谭光烈撰。谭光烈,字松门,江苏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是书首有黄之晋、勒方錡、萧枢序及光烈自序凡例。又有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各若干则。黄序称“其究心宋学,而不为宋学空虚之谈,

  • 昆山杂咏

    二十八卷。明俞允文(1513-1579)编。俞允文字仲蔚,初名允执,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中诸生。宋嘉定间,龚昱曾辑《昆山杂咏》三卷、续集一卷;至明,王纶又集近代诗歌百篇附益其后,已非旧本。俞允文继

  • 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 明季实录

    一卷。明末清初顾炎武(1613-1682)撰。炎武字宁人,初名绛,曾自署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诸生,少年时参与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抗清斗争。事败遍游华北,图谋恢复明室。

  • 临湘县志

    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恩荣等修,朱俊彦等纂。恩荣,长白人,曾任临湘县知县。朱俊彦,湘潭人,教谕。临湘,后唐始设县,邑志则创修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曾重修县志。此志则续康熙志,为第三次纂修。《临湘

  • 大清一统志

    有清一代。三次纂修。始修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当年三月,清圣祖鉴于平定三藩叛乱和收复台湾以后,中国逐渐出现了一个统一、安定和繁荣的社会局面,于是下令纂修《大清一统志》,并以大学士勒德洪、明珠及徐

  • 午窗随笔

    四卷。清代郭梦星(生卒年不详)撰。郭梦星著有《尚书小札》等著作。此书属于札记,记载考证内容较杂,阐述经义、考据论证史事及清代的一些掌故、杂事,也有一些诗文之类考证。书中不分门类,评说经义之处多不符正统

  • 保婴大全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临川集

    一百集。宋王安石(1021-1086)撰。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庆历三年(1043)进士,任淮南判官,知鄞县,历任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点。嘉

  • 周易通略

    一卷。明黄俊撰,黄俊字熙彦,丰城人,官至翰林院检讨,曾任国子监助教。诸生问业,先授以四书会要,后编集先儒成说,《易》三十三条、《书》二十八条、《诗》二十一条、《春秋》十七条、《礼记》十条,五经各为一卷